近年来,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紧扣市委“五聚五提”工作要求,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统筹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发展与安全,持续优化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诚信法治市场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南阳市经营主体总量达105.2万户,稳居全省第二位,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一、极简审批:畅通准入准营“高速路”
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为核心,打造“极简审批+智慧服务”新模式。
——智慧审批“无感办”
创新推出“机器换人”审批模式,在城区布设27台“智慧审批自助一体机”、3个“企业开办自助小屋”及2个“个体户证照联办自助小屋”,实现营业执照“7×24小时随时办”。通过“无感审批”模式,累计办理个体营业执照2万余份、企业执照700余份,自助打印证照4000余张,打造1.5公里“家门口办事圈”。
——集成服务“一件事”
推动企业开办、变更、注销、迁移及餐饮店设立等4项“一件事”集成办理,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材料一次提交、许可一次办结。上线“企业开办+水电气暖网”报装一站式服务,深化“市场主体身份码”应用,实现证照信息“一码集成、全域共享”。
——数字赋能“零跑腿”
全面推广电子材料、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四电”应用,覆盖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金融等10余个领域。目前,全市31.1万户企业申领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突破230万次,企业办事成本降低30%以上。
二、保护创新:激活知识产权“强引擎”
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抓手,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保护体系更健全
成立全市首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联合保护行动,“南阳艾”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峡香菇”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获央视专题报道。
——创造活力再攀升
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达643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68件;新增河南省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3个、商标品牌指导站5个,3项专利获省级专利奖,南阳商标受理窗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表彰。
——转化应用见实效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县区全覆盖”巡讲,推动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促成质押融资1.06亿元,3项专利入选国家“一带一路”绿色技术推广项目,争取中央专项扶持资金150万元,打通“知产”变“资产”的最后一公里。
三、信用监管:构筑诚信发展“新生态”
以信用赋能监管,南阳市市场监管局构建“精准化、差异化、智能化”信用治理体系。
——信息归集“一张网”
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经营异常等信用信息303万余条,建成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分类监管“精准化”
出台全省首个“双随机、一公开”地方工作指南,建立“一业同查”机制,覆盖91个行业、540余项事项,联合检查任务占比77%,减少打扰企业超1万家次。创新“信用+执法”模式,信用风险关联度达90%以上。
——修复机制“暖人心”
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优化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举办政银企对接会48场,授信4.8亿元,发放贷款7290万元,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四、法治护航:绘就公平竞争“同心圆”
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以法治思维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透明营商环境。
——执法有温度
全省首创行政执法“观察期”制度,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落实“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措施,适用“四张清单”做出免罚决定367项,让监管既显力度更有温度。
——竞争更公平
建立豫南四市公平竞争审查跨区域协作机制,引入“观市·问竞”智能审查平台,对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第三方评估,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政策25件,审查政策措施661件,破除市场“隐形壁垒”。
——治理见实效
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2024年查处网络及民生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23起,罚没款超千万元,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结语:以“营商”促“赢商” 赋能发展新篇章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严管重罚”到“包容审慎”,从“单兵作战”到“多元共治”,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和创新突破的实干担当,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答卷。下一步,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改革,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更实举措,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吕纪春 赵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