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泉市以“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中心,打造“剑瓷文化的国家名片、长三角的艺术客厅”,不断推动城市商业繁荣,这里已然成为了新兴的文旅融合集聚区,青瓷文化交流地。
为推动青瓷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千年窑火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 龙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警商共治模式,设立“警瓷生态共护警务工作站”,聚焦“水源、瓷土、窑址”核心资源,吸收各行业志愿者打造“水陆空”立体巡防队,通过科学布局、多域联动、科技赋能,构建青瓷文化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融合发展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生态义警”陆地巡防
人流大了,就容易发生小纠纷、小案件。针对“望瓯陶溪川”假期游客增多的现象,警务工作站推出“假日勤务”,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巡逻。每个节假日,“全省最美警察”游昌华便组织带领“望瓯义警”游走在陶溪川的各个街区,巡逻发现隐患,宣传安全知识。工作站内设有“生态老娘舅”调解区,积极也为群众提供帮助咨询和调解服务。自工作站成立以来,涉旅客警情同比下降56.1%,助力青瓷文化旅游综合收益同比增长26.5%。
一直以来,龙泉公安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与文旅局共同推动大窑龙泉窑遗址安防工程建设,提升古窑址的智能化、系统化安防水平,全面构建“科技防线”。在大窑龙泉窑遗址内,高清摄像头与震动探测器组成“无影哨兵”,实时监测窑址动态,防范盗掘、破坏遗址违法犯罪。目前,已侦破盗掘古文化遗址案3起,督促整改瓷土矿面积53亩。
“瓯江精灵”水域守护
瓯江水面薄雾未散,一艘巡逻船缓缓驶过,执法队员手持望远镜。突然,队员发现一处隐蔽河滩有非法采砂痕迹,便立即通过警务工作站调度系统呼叫支援。10分钟后,执法队员抵达现场联合取证、快速处置。这样的“水上突击”已成为常态。
在瓯江水域设立“瓯江安澜”生态联勤警务室,吸收环保、执法局、垂钓爱好者等人员组建“瓯江精灵”水域巡防队,配备执法巡逻船,及时发现涉水域违法行为,联动守护两岸省级古窑遗址及水域生态安全,保障瓯江优质水源服务青瓷产业,瓯江水域盗采案件同比下降70%。
“智慧空警”无死角巡查
“人流密集处,请保护好随身财物。”3月8日,在住龙镇樱花谷,无人机对密集的游客喊话。为不断提升公安机关风险隐患的预警能力,龙泉公安依托无人机灵活机动、视野开阔等特点,建设无人机巢,通过机巢系统实现自动起降、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在重要节日、重点区域开展空中巡逻。一旦发现问题隐患,及时联动调配地面警力,确保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现、介入、处置。
2024年,5名民辅警经过专业培训考取无人机驾驶资质,成为“空中警察”,分别对古窑遗址、瓷土矿区、人流复杂区域、瓯江水面等进行高空巡逻,用“千里眼”对现场全方位巡查,实现全域覆盖。
龙泉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深化“共富警务”,推动青瓷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文旅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打造全国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的“龙泉样板”。(胡怡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