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以“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为抓手,紧扣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主动融入辖区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近三年,基层法庭共办理各类案件4586件,占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全院结案40.57%。探索形成的“窑洞法庭”司法品牌,作为甘肃法院亮点元素被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人代会工作报告提及。孟坝法庭构建“142”治理新模式,打造“五就地”办案,在甘肃省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2名法庭庭长分别被评为甘肃省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和“马锡五式好法官”,多篇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经验做法宣传稿件在《人民法院报》等中央、省市媒体上刊发。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内生动力
从理念目标上“新”起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最高人民法院及省高院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相关部署安排,聚焦思想政治、源头治理、多元解纷、执法办案、诉讼服务、强基导向六个方面,对标对表、查缺补漏、检视整改,全面推动法庭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从制度机制上“统”起来。制定《“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方案》和领导小组,明晰目标任务、细化措施方法,由“一把手”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推动落实,形成“一把手”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督导落实、各基层法庭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从党建支撑上“树”起来。坚持“党支部+”理念,把支部建在法庭上,积极发挥党员引领示范作用。孟坝、平泉法庭与乡镇政府、社区等基层党组织开展“制度共建、组织共联、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活动,孟坝法庭构建“1(党小组)+4(法官联络点、人大代表联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政协协商议事室)+2(村组有事好商量、社区微协商)”常态化互动机制,切实发挥基层法庭参与基层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桥头堡”作用。
强化源头解纷,提升治理水平
突出诉调对接。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注重“抓前端、治未病”。主动向所在乡镇党委汇报工作,大力宣传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鼓励、引导当事人优先使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经过持续努力,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全县215个行政村调委会全部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诉源治理一盘棋格局。完善多元解纷。各法庭与辖区乡镇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以及当事人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等紧密配合,建立“1+3+N”联动多元解纷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诉前化解、关口把控。甘肃某公司在太平镇养鸡场搬迁事宜中,当地村民与企业分歧大,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法庭工作人员,提前形成矛盾化解预案,指导意见被充分采纳,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对法院工作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抓好指导民调。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推动非诉讼纠纷解决规范化、法治化。2024年10月,在19个乡镇及全国人大代表马银萍所在村建立“法官联络点”,配备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各1名,开展常态化指导民调工作。注重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日常沟通协作,邀请乡镇人民调解员到法庭庭审观摩5次,吸纳优秀人民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11人,帮助民调组织制作调解协议29次,通过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常态化对人民调解员及调解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推动指导民调工作开展和民调组织作用发挥。
强化执法办案,提升司法公信
推动五位一体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市中院《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指南》《全市法院人民法庭调立审执访一体化实施方案》,坚持各环节一体考量、一体开展。2024年8月,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在民商事案件中增加《诉讼保全告知书》等4份材料,诉前调解考虑立案、立案兼顾审判、审判照顾执行、全程防范化解信访,以审判执行的实绩实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实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组织干警集中学习《甘肃省审判执行操作规程》《甘肃法院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工作规程》,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严禁机械司法、简单司法,避免“程序空转”。全过程注重调解,缩短办案周期,加快办案进度,提高自动履行率和服判息诉率,降低涉诉当事人诉讼成本,用最少的程序达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2024年度,开边法庭上诉率0.96%,平泉法庭一审裁判被发改率0.22%,屯字法庭一审平均用时仅31天,孟坝、屯字法庭在完成审判工作之余,分别执行案件为81件、80件。开边法庭坚持“三全调解”工作方法,调撤率64.37%。抓好判后答疑落实。2024年6月,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出台的《判后答疑实施细则》,就当事人提出的证据采信、事实认定、裁判理由、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由承办法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压实判后答疑主体责任,规范判后答疑流程,让当事人赢的明白输的服气。2024年,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上诉率4.64%,同比下降0.05%,该项指标位居省市前列。
强化优质服务,提升为民情怀
增设法庭便民诉讼服务。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已在各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并开通立案权限,组织开展基层法庭立案工作培训,安排专人对法庭立案工作进行指导。目前,当事人均可以直接在基层法庭登记立案、参与诉讼、申请执行。为最大限度减轻当事人诉累,各法庭相继推出“午(夜)间法庭”“农忙法庭”“周末法庭”等“错时法庭”,尽量减少对当事人正常农作的干扰。坚持巡回审理利民服务。2022年6月,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在三岔镇大塬村、殷家城乡政府设立巡回审判点,推动司法触角向基层延伸。各法庭在婚姻家庭、土地纠纷等案件中坚持“当巡则巡”“能巡尽巡”,真正将案件审理、纠纷化解工作延伸拓展到“群众家门口”。陕西某公司与屯字镇某种植合作社因蔬菜大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法庭工作人员三次组织双方到案涉大棚地化解纠纷,最终案结事了,该案被甘肃省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推荐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创新普法宣传惠民服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采取流动式送法、定制式释法、课堂式说法普法模式,有效发挥小案例讲述大道理作用,达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效果。平泉法庭判决的微信群内辱骂他人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的普法案例,单篇信息阅读量超过3.5万次。开边法庭审理的两起邻里纠纷在甘肃卫视播放。屯字法庭妥善化解96岁王老太赡养纠纷案,经验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刊载。孟坝法庭通行权纠纷典型案例被最高院微信公众号转发。
强化法庭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人民法庭队伍建设。2023年8月,调整解决基层法庭正副职11人,各法庭均组建“2+2+2”复合型专业化审判团队,协同、配合、引导基层各组织力量多元共治、齐抓共管。落实院机关与人民法庭定期轮岗交流和新晋人员、初任法官到基层法庭锻炼机制,1名法庭庭长进入领导班子,得到进一步使用。夯实基层法庭基础建设。利用法庭维修基金,对各基层法庭外墙保温、供水、供暖、科技法庭、办公办案设施设备全面升级改造,孟坝法庭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加强法庭文化建设。为基层法庭配备安保人员各1名,两年来,均没有发生伤害干警重大安全事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学习先进经验,组织法庭工作人员外出甘肃省张掖、甘肃省平凉、及市内县区等基层法庭学习先进法庭经验做法,取长补短,学以致用。(封涛龙 沈明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