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相关通知精神,规范司法文书格式,提升诉讼服务质效,3月12日,甘肃省庆阳市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座谈会在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甘肃省庆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景锐,甘肃省庆阳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印发部分案件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的通知》精神。10名与会人员围绕主题依次交流发言,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意见建议。
会议强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两个通知精神,对推进要素式示范文本的全面应用提供了指引,为实现让人民群众聚焦诉讼请求、争议问题、事实理由有针对性地提供诉讼材料提供了指南,对提升司法效率、统一裁判尺度、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意义重大,各单位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加强协作、主动作为,高度重视要素式“两状”推广,推动示范文本真正成为群众诉讼的“指南针”和司法规范的“助推器”。
会议要求,要凝聚共识,充分认识示范文本应用的重要意义。制作起诉状、答辩状是参与诉讼程序的第一道关口,直接关系到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和实现。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要素式“两状”推广,积极参与应用,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实落细。在巩固现有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基础上,将要素式示范文本应用于非讼纠纷解决领域,参照示范文本梳理案件情况,快速把握争议焦点,提高调解成功率,推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高效运行。
要靶向施策,着力破解示范文本推广的堵点难点。示范文本前期推广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使用率偏低,宣传普及不到位;适用存在偏差,当事人缺乏专业指导,难以准确填写关键信息;法院、司法局、律协的信息共享机制未完全畅通,高效推进示范文本全面应用工作未形成合力,难以从整体层面为示范文本推广策略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各单位要深入剖析“两状”示范文本应用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共同优化完善,推动全面应用工作“提档加速”。
要协同联动,全力构建示范文本推广的长效机制。各单位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协同共治、多元推进”工作格局。法院要规范诉讼流程,配置导诉员,指导帮助当事人规范填写有关内容,提升立案审核效率。司法局要筑牢基层防线,组织基层司法机构开展宣传推广,确保潜在诉讼当事人知晓示范文本。律协要提升行业标准,督促律师在执业过程中向当事人普及示范文本使用方法。企业协会要积极参与普及,对高频诉讼问题主动发布示范文本指引,在格式合同中引导合作方预先约定文书规范要求。行业协会要聚焦专业需求,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示范文本培训。各单位要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沟通反馈机制,定期就示范文本推广进展、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进行沟通,切实提升推广应用效果,确保司法流程衔接顺畅,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
会议由甘肃省庆阳市中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慕志锋主持。甘肃省庆阳市政协常委侯彩梅,甘肃省庆阳市人大代表李灏,甘肃省庆阳市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宁祥,甘肃省庆阳市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宫启杰,甘肃省律协副会长、拓原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吉颖,甘肃省庆阳市律协会长吕民国,甘肃省庆阳市律协秘书长、甘肃省庆阳市沛理律师事务所主任闫琳,甘肃省庆阳市北斗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尚鹏飞,甘肃省庆阳市君科律师事务所主任帅涛,甘肃省庆阳市昕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范世宁及市中院立案庭,办公室,民一、二、三庭负责人参加会议。(张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