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新闻
2025 01/23 11:16:08

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深化公安教育供给侧改革 助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

字体:

公安高等教育是公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作为办学治校总纲领和人才培养总遵循,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办学、高标准育才”道路,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强化在先意识、拿出争先劲头、树立领先目标、激发创先激情,着力发挥公安人才培养主渠道、在职培训主阵地、警务科研主力军作用,在办学治校方面做特、做精、做专,加快建立具有时代特征、公安特色、龙江特点的公安教育训练大格局,为打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公安铁军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以公安教育赋能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奋力谱写公安现代化建设的院校篇章。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坚持固本培元 提升思想引领力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公安院校职责是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党支部“三会一课”及每月政治理论学习形式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出台《关于加强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试行)》,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学院党委、机关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五位一体”机制,深化“党建+公安+业务”品牌,实施团学工作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工程,形成“党建引领、团学共建、资源共享”格局,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完成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思政课程群和具有龙警特色的课程思政群,搭建多维度、全景式课程思政育人平台,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推动思政教育资源由理论研学向基层实践延伸,与哈尔滨市实验学校签约开展协同育人共建合作,启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基地”,获得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一等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案例入选第二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突出公安典型引领。以深挖“东莱精神”“道植力量”为名片的英模群雕效应为切入点,多维度厚植龙警英模群雕力量、提升龙警英模群雕层次、放大龙警英模群雕效应,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手段,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公安文化,以榜样力量引导师生铸牢忠诚警魂。

图片11.png

坚持守正创新 提升内生驱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公安院校内涵建设是淬炼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源泉。打造技术孵化基地。深化校企合作,与北京火神永创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全国首家多模态综合心理测评实验室,在大量总结符合民警思想政治建设需求的教学案例和实验教程基础上,深入研发公安机关思想政治测评系统,建立常态化的心理健康管理机制,集忠诚度测试、测谎和心理健康测试于一体,成为全国公安系统第一家借助人工智能元素开展思想状况测评及开展此项技术培训的单位;建成全国唯一以公安高技能人才命名的“崔道植技能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智库作用,面向安全重大需求、改革重要领域、实战重点问题,确立教科研主攻方向和重点,完成经典案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材料整合,编制发布《痕迹检验实操指南》,持续推进理论研究成果进基层,深化校队共建,与专业警种开展“现场勘查执法规范化”视听材料拍摄工作,使工作流程精准化、可视化。开辟数字化新赛道。搭建智联融通的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打造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教学平台、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公安思政实训室、无人机实训装备等信息化项目集群,举办AI应用学习讲座,开展新媒体实用技术专题培训,推动数字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初步实现“网络+”“智能+”“数字+”的新模式。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当选中俄职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持续关注教学和执法实务,在与俄罗斯内务部远东法律学院、东西伯利亚学院合作框架内,互派教师讲学交流,开展外语进修项目,组织人文活动,年内联合举办“打击犯罪•培养新时代警务人才”等5次中俄国际学术论坛,广泛接触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最新发展,提升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区域辐射影响。

图片12.png

坚持蓄势赋能 提升人才支撑力

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警务发展供需适配。推进校局合作育人。深化“教学研练战”一体化培养模式,吸纳公安实战新成果、新规范、新技术,打造特色优势专业群,提升实践教学基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打造“两建、两进、一搬入、三共享”育人平台,与省公安厅9个总队建立校队共建教学实战联合体、与9个市地公安局签署校局联合育人协议,实战教官和先进警务装备研发人员走进课堂,将课堂分时段搬入一线实战单位,与实战单位实现专业人才资源、部分实战系统及数据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共用,深化协同育人、联合科研攻关、实验实训共建等合作,健全“警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获得第六届“智警杯”大数据技能竞赛一等奖、首届东北“三省一区”公安院校现场勘查技能大赛“团体最佳能力奖”、黑龙江省禁毒教师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开展队伍提升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三重身份意识,实施从优待教和从严治教双轮驱动,建立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管理和服务教师发展工作机制,“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教师队伍55%,遴选教学标兵教师团队,常态化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比武和赴公安工作一线调研。统筹办学提档升级。全面贯彻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开展专业建设规划工作,运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架构,拓展“公共课程+通识课程+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发展+专业拓展”的五大模块课程体系,深化多专业联合教学法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依托“树型专业课程衔接体系”推动全景式课程育人实践,研发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从源头和基础上加强了公安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 -李梦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