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门峡市检察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上成果丰硕,2022 年以来,全市检察干警获国家级荣誉 3 人,省级荣誉 64 人,1 人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1 人获评“全省检察业务专家”,12 人在全省检察机关条线竞赛中折桂。这些成绩背后,是三门峡市检察院积极构建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系统谋划,创新育才模式
三门峡市检察院党组立足队伍实际,着眼长远,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提出“检察业务、理论研究、综合行政人才齐头并进,领军、骨干、后备人才梯队发展”的大格局培养思路。
为落实这一思路,三门峡市检察院拟出台《三门峡市检察机关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并配套 3 个培养方案,形成“1 + 3”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统分结合、全员覆盖。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精准引才,利用招录等政策引入紧缺专业人才;全面选才,关注竞赛获奖、成果突出的干警;系统育才,强化实战实训与岗位练兵;统筹管才,建好人才库,用好考评机制;科学用才,让人才在重要任务中锻炼成长,还借助特邀检察官助理等“外脑”。
分类培养,实现全面覆盖
在专业检察业务人才培育上,三门峡市检察院通过“三检大讲堂”“三检小讲堂”“条线小课堂”等活动提升干警素质,搭建多维度办案平台促进人才跨条线、跨层级调配。2023 年以来,87 名市院干警下沉基层办案 320余 件,评选出 7 名办案标兵和 1 名办案积极分子。
对于检察前沿理论研究人才,市院探索检校合作新路径,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共建基地,聘请专家顾问,联合申报课题。2023 年以来,55 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征文获奖,6 次获调研或征文先进单位表彰。
在综合行政人才培养方面,以培养内勤人员为切入点,选优配齐内勤队伍,建立 29 人内勤人才库,制定年度培养计划,依托“三检小讲堂”开展讲座与知识测试,推动实质化培养。
梯度跟进,优化队伍结构
在领军人才培养上,三门峡市检察院突出引领导向,为培养人选制定“一人一策”,注重实务与理论结合,支持其参加高层次培训,承办重大案件,保持领先水平。
针对骨干人才,突出实用导向,交办新类型案件,让其参与检委会汇报、课题研修等,提升专业能力。同时,通过组建办案团队、跨部门交流等方式,提高骨干人才综合素质。
在后备人才培养上,突出选拔导向,通过案例评比等活动发现苗子,开展实战练兵,为新入职干警安排帮带责任人,建立成长档案,助力其成长成才。
三门峡市检察院通过立体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成效显著,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未来,三门峡市检察院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推动检察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曹程佩 兀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