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知无远近,千里尚为邻。通过此次委托送达,兄弟法院的情深意切、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让我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全国法院一家亲。”
日前,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收到一封来自宁夏平罗法院 “热腾腾”的感谢信。信中,宁夏平罗法院再三表达了对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不遗余力完成送达工作的感谢和赞许。
纸短情长,句句滚烫。看着这质朴而真诚的文字,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干警感到心头暖暖的。
事儿还得从宁夏平罗法院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说起。
于某曾向魏某借款3000元,后因故未还,被魏某起诉到宁夏平罗法院。宁夏平罗法院受理该案后,由于无法与被告于某取得联系,导致送达陷入僵局,案件审理工作一时无从开展。
因于某户籍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辖区,宁夏平罗法院遂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沟通,委托该院代为送达。
1月6日,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收到宁夏平罗法院委托送达函及案件相关材料后,迅即启动委托送达转办机制,第一时间分派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孟坝法庭代为送达。
1月8日,时值三九第一天。当天上午,顶着隆冬凛冽的严寒,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孟坝法庭法官贾克霖一行三人驱车前往四十多里外的方山乡金岔村,在村干部的指引下,辗转找到位于刘湾自然村的于某家。
不巧的是,受送达人于某外出务工许久,且行踪不定。贾克霖从于某家人口中获知其电话号码,当场与其取得联系,并将起诉状等应诉材料拍照后,采用微信方式送达给对方。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躲是躲不过去的,你要积极配合宁夏平罗法院,尽快把这事儿了结了,踏踏实实回家过个年。”电话里,贾克霖苦口婆心地给于某做工作,耐心释明利害关系,督促其积极应诉。
在贾克霖一番劝说下,于某表示愿就该案主动接受宁夏平罗法院调解处理。贾克霖随即又拨通宁夏平罗法院办案人员电话,详细告知送达事项办理结果。
文书传递跨山河,三天反馈如飞梭。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宁夏平罗两地法院的通力协作下,该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得以顺利调解并自动履行。
于是有了文中开头收到感谢信的故事。
“我们收到过很多当事人的锦旗和感谢信,但收到外地法院的感谢信还是第一次。非常感谢宁夏平罗法院对我们工作的认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国锋说道。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法院始终秉承“全国法院一盘棋”理念,把兄弟法院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办,积极探索创新委托送达工作机制,通过错时送达、借力送达、拍照留置送达等手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近三年高效完成157件异地法院委托送达工作,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姜磊 牛娜 封涛龙 赵建平 黄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