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法院就禁毒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其在这两项关键工作中的进展与成果,彰显了法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坚定决心与有力举措。
一、禁毒工作:严打高压,综合整治
近三年来,广安区人民法院受理贩卖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涉毒案件共计28件37人,审结26件30人。2024年受理毒品犯罪案件14件,审结14件,19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有力地打击了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在主要做法上,一是依法严惩毒品犯罪,高效开展案件审判。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态势,统一法律适用尺度,加大财产刑处罚与执行力度,同时将打击毒品犯罪与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紧密结合,严厉打击毒黑交织的团伙及幕后“保护伞”。二是加强禁毒法治规范化建设,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案例开展审判工作,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案件办理质量。三是完善毒品犯罪审判工作机制,压实禁毒工作责任,加强专业审判机构和队伍建设,并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健全外部工作协调机制,提升案件整体质量。四是多措并举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履行禁毒成员单位职能,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线上线下齐发力,今年干警开展禁毒防毒法治宣传10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讲解案例600余人次,依托微信公众号发布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
会上还通报了两起典型案例,如被告人罗某贩卖毒品案,罗某作为累犯和毒品再犯被依法从重处罚;被告人王某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案,王某因多项涉毒犯罪行为被数罪并罚,彰显了法院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和准确适用法律的专业能力。
二、未成年人保护:温情司法,多维守护
广安区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不断延伸司法职能,展现司法温情。在案件审理方面,以审判职能为中心,专业化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近三年来妥善审理57件,对86名未成年被告人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2024年妥善审理了23件,对34名未成年被告人量刑上予以从轻、减轻处罚,同时充分发挥合适成年人的帮教作用,保障未成年被告人诉讼权利。
判后延伸工作扎实开展,帮教回访常态化。积极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精准实施司法建议,利用心理辅导机制帮助未成年被告人和被害人,今年开展未成年被告人法律援助、心理疏导30余人次。
全面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预防犯罪前置化。以多种活动为抓手,针对学生、家长、老师开展普法教育活动40余次,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样通报了两起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如邹某某拐卖亲生儿子案,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三千元,明确了贩卖亲生子女同样触犯拐卖儿童罪的法律规定;陶某等人猥亵儿童案,4名被告人受到严厉惩处,其中3名被告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警示社会要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防范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行为。
广安区人民法院在禁毒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积极作为,为当地社会稳定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有力地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陈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