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警察不许动!”随着民警破门而入的撞击声以及铿锵有力的指令声,一场红蓝军对抗实战演练正式开始。这是近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开展实战练兵的一个场景,来自派出所和相关业务警种的一线民辅警参加了盘查、案例分析、最小单元作战等科目培训。“这次培训最大的感受就是紧贴实战,所有科目针对的都是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最常遇见的问题。”参训的一线民警陈伟硕说。
今年以来,集宁公安分局根据上级部署,着眼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强力推进民辅警能力素质提升,突出实战导向,一体推进政治轮训、实战培训、技能培训等机制,旨在提升队伍的“真本领”“硬功夫”,锤炼各警种各岗位的“精兵强将”。截至12月份,全局平均每月开展政治培训1-2场次,实战培训51场次、参训人员2500余人次。
问题导向、缺啥练啥,强化岗位练兵机制
“实战是最好的老师,练什么、怎么练?一切在实战中找答案,在问题中找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进组教训练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广大民辅警的实战技能和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警务实战教官张国庆
集宁公安在日常练兵工作中坚持“周训练、月复盘、季考核”。每周各所队自行组织开展警务实战大练兵,疑难问题、高发案件可报送到政治工作办公室,由蓝军教官团队从训练角度入手研究讨论问题解决方案。每月结合全局重点工作剖析研判会,对练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重点方向进行部署。每季度组织各警种部门进行实战能力考核,推动练兵工作着力点跟着实战实效走。
在科目设置和考核形式上,集宁公安不断摸索创新。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借助政治大讲堂、专题教育、业务培训等渠道载体,通过组织调训、集中办班、专家讲座等形式分级抓好政治轮训。
“干啥学啥,缺啥练啥,自己业务不精还不学习,不但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这份工作。”在集宁公安队伍里,越来越多的民辅警认识到练兵培训的重要性和
师徒结对、学有标杆,完善人才培育体系
“咱们公安队伍前赴后继、人才辈出,希望总在青年民警身上,你们要快速成长,接好前辈们的接力棒。”在今年开展的拜师仪式上,民警袁彦辉对他的徒弟们叮嘱道。
对青年人才的挖掘培养和使用一直是集宁公安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头活水。面对每年涌入的新鲜“血液”,集宁公安分局紧扣岗位履职需要,按照重人才、育人才、用人才的思路,健全完善青年民警培训体系,快速推动青年民警向专业化、素质化方向发展,让集宁公安持续保持战斗力和凝聚力。
工作中,集宁公安分局局属各部门以专业能力突出、工作责任心强、纪律作风过硬为标准,分警种、分岗位遴选“师傅”民警,以新入警人员为主,采取“老带新”“强带弱”等方式“师徒结对”。同时还要定期督导检查,确保“师傅”尽其所能、“徒弟”快速提升。自2023年以来,全局各单位共有56对“师徒”结对成功,目前这些“徒弟”们已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
“别着急,再来一遍,枪械操作在实战中事关生死.....”8月19日,在新警初任培训班上,警务实战教官张国庆耐心的指导着新警们的枪械分解训练。经验丰富的实战教官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到新警们将来的发展,因此在每次培训任务中,他们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等他们走上岗位后,会理解我们今天的严格,将来他们不但要保护好自己,更要保护好身后的群众,没有过硬本领怎么行!”
为了加强教官团队建设,集宁公安一直坚持在业务培训、比武竞赛等活动中挑选优秀人才,分领域、分岗位建立本警种本部门专业人才库。今年7月份,集宁公安分局优中选优选聘37名兼职教官,其中含省级教官1人,市级教官36人,不仅壮大了全局教官团队,也给广大青年民辅警选树了标杆和榜样。
精准组训、磨砺精兵,提升全警实战能力
11月7日,在中国石化杜尔伯特第二加油站,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恐怖和暴力事件,切实提升反恐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反恐怖工作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的能力,着力构建处置暴力恐怖犯罪指挥体系,集宁公安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大队联合多部门开展应急演练。
“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打得赢,离不开平时科学训练,我们每季度都会根据当前社会形势模拟开展不同的演练,确保接到警情后能第一时间处置得当,做到精准组训、科学组训,确保发生警情时做到万无一失!”参训民警李磊说。
集宁公安分局日常从“新警练兵、比武练兵、专项练兵、普训练兵”四个方面为抓手,着力提升队伍实战能力,连续担负了4批次100名民警的新警教育训练任务。训练中他们科学灵活开展组训、因人而异制订计划、固强补弱提升短板,相继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2024年,在全市大练兵比武考核中,荣获团体第二名,其中,警情处置团体第一名、枪械组团体第二名。
宝剑锋自磨砺出。为深化基础练兵,今年以来集宁公安分局还组织基本体能、警务技能战术、心理防护等多项科目练兵,开展各类实战化业务练兵50余场次,不仅极大提升了全警的实战能力,也构筑起一道守护平安集宁的铜墙铁壁。(黄海霞 东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