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马蹄藏族乡健全完善“诉调对接”制度机制,从阵地建设、调解队伍建设、诉前调解流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了诉前调解从平台搭建向实质解纷、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转变,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化解在基层。
近日,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马蹄藏族乡综治中心同司法所、法庭合力攻坚,通过诉调对接联合调解了一起合同纠纷。易某将自己修建的10座50间羊棚及设施附属用地出售给白某长期管理使用,约定共计现金30万元,分三次付清,双方当事人已达成协议并签订合同。现易某反悔,不想履行合同,双方发生矛盾。之后,白某将此事反映到村委会,村干部及调委会成员一并参与调解,当事人意见分歧较大,调解未果。马蹄藏族乡综治中心知悉情况后积极对接,主动介入,与司法所、人民法庭共同分析研判,理清矛盾症结所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在现场,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听取各自意见和诉求。调解之初,双方当事人情绪都比较激动,互不让步,并声称调解不成就要走诉讼程序。对此,法庭工作人员从法律角度出发,耐心疏导,深入讲解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着重做好化怨解怨工作。在双方当事人态度逐渐缓和之后,调解员趁热打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解除羊棚买卖合同,易某一次性退还羊棚交易款15万元并支付违约金4万元,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均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全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预警防范命案风险的重要举措,更是夯实主动创稳基层治理底板、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现实需要。该起纠纷的成功调处,是马蹄藏族乡践行“诉调对接”理念、依法调解民忧的一个工作缩影,实现了调解力量、资源与手段的整合,有利于更加高效及时地解决矛盾纠纷。(陈梦琦 杜学刚 王少伟 赵 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