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律师行业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司法部党组提出的“五点希望”和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甘肃省长任振鹤对甘肃省全省律师的致信要求,教育引导律师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为法治甘肃省酒泉建设贡献律师力量。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人民律师有站位
甘肃省酒泉市律师行业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落实“四项任务”,时刻把牢发展“方向盘”。抓牢政治建设“硬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示范引领全体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律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坚持党的领导“硬要求”。加强律师事务所党的领导,推动党支部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决策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律师队伍建设、律师日常管理、律师执业等各环节。至目前,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律师行业党组织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有形覆盖”。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硬措施”。持续不断加强律师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律师队伍党史学习教育,利用驻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律师赴玉门铁人干部学院、东风航天城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光辉历史感召律师,引导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律师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强化纪律教育“硬约束”。扎实开展律师行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明纪清风”工程,从严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突出以案明纪、以案释法、以案明理,采取警示教育大讲堂、观看专题警示纪录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多维度开展警示教育,让广大律师身临其境受教育。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化治理司法人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活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律师与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交往”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联合排查,深入开展线索核查处理,通过集中整治,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律师队伍思想进一步统一,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执业环境持续优化。
二、服务大局善作为,人民律师有担当
甘肃省酒泉市律师行业始终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的决策部署,不断凸显法律顾问“智库”作用,为甘肃省酒泉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聚焦依法行政“强参谋”。着眼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律师队伍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参谋助手作用,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等提供法律意见与建议,保障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至目前,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已基本形成公职律师与法律顾问相衔接的政府法律事务保障体系,甘肃省酒泉市全市323家具有行政执法主体的单位及部门均已配备公职律师或法律顾问。聚焦主动创稳“保安全”。深入开展主动创安主动创稳行动,依法依规履行诉讼辩护代理职责,常态化参与法律援助值班,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质量法律咨询服务。2024年以来,探索推进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工作,开展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试点工作,创新推广“3+2工作模式”;建立所所融合对接,实施“23467工作机制”。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普法讲解活动91场次,为村(居)民日常提供法律问题咨询328次,协助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调解37次,起草、审查合同、协议等各类法律文书78个,以专业优势助推主动创稳提质增效,以实际行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聚焦营商环境“优服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落实甘肃省酒泉市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各项部署,组建服务企业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发展“问诊把脉”,以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护商安商。2024年以来,甘肃省酒泉市全市共组建36个律师专业团队走访各类民营企业474余家,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会近100场(次),开展“法治体检”153次,排查化解企业经营风险182项。
三、护航民生解民忧,人民律师有温度
甘肃省酒泉市律师行业党委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理念,广泛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活动,在用心用情中护航民生。法治同行“知民情”。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有效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在乡村设置“法治打卡点”,为群众普及法治知识,保障乡村困难群众获得优质法律援助。 聚焦创新服务“保民生”。深化“村(居)法律顾问”制度,采取“线上+线下”模式,组建“法治佑万家”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疏导群众情绪、指导群众依法维权,让群众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普惠式公益法律服务。聚焦法律援助“解民忧”。常态化参与法律援助值班,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符合援助条件的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使每一名受援人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真正送到需要的群众身边。(冯贵明 俞 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