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内各个建材厂、商用混凝土搅拌站内部机器仍在忙碌的运转,嘉鑫国际建材城内众多客户在挑选采购心仪的电器与家具,西郊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内人群熙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虽然寒风料峭,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处处涌动着发展潜力与生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管寨镇地处董志原中部,是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优越的重点乡镇。辖区内贯通着西巴、西孔、吴凤三条公路主干线,拥有便利的巴家咀水库水利资源,城郊、水利、乡镇企业和矿产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何以司法之力护航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乡办企业继续阔步前行?如何以实际工作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如何将“枫桥经验”通过具体的司法审判予以全方位的扩展?
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人民法院后官寨人民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红色审判基因,时刻牢记人民法庭处在践行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纠纷第一线,主动融入乡办产业集群发展,延伸司法服务“长宽高”,构建多元解纷“立方体”,力求做到新时代下智能化的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司法惠民的“四好法庭”,描绘出一道和谐靓丽的司法服务“枫”景线。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模范人民法庭”称号,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金天平奖”和“全国优秀人民法庭奖”,在2022年被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先进人民法庭”荣誉称号,被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全市先进人民法庭。
司法为民——认真回应人民群众司法关切
“枫桥经验”的价值核心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实现人民利益是“枫桥经验”的根本价值导向。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立足岗位职责,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补短板”思维坚持靶向治理,化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位于城乡结合部,法庭针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矛盾纠纷纷繁复杂的特点,根据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区位特点、交通条件、受理案件类型及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等因素,以综合便民为出发点,坚持“以案定岗,人岗相宜”原则,统筹调配审判力量,有效发挥审判团队作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庭长提海峰自调任后官寨法庭以来,以法庭为家,坚守在司法服务第一线,默默耕耘21年。2022年,提海峰结案502件,平均一个工作日结案2件。法庭近3年共受理案件2115件,年均结案约522件,单日最高结案数8件。其中,2024年9月27日,法官提海峰、王晓共开庭审理13案,法官助理与书记员紧锣密鼓奔赴环县、庆城、华池、合水四地完成5案材料及判决书送达工作,用有限的审判资源发挥了最大效能。
司法利民——致力于从源头上化解矛盾
面对基层矛盾纠纷“数量大、种类多、调解难”的现实困境,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人民法庭用实际行动践行“枫桥经验”,设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巡回审判点,建立“人民法庭+网格员”“人民法庭+行业协会”“人民法庭+村组干部”联动调解网络,制定“宣传教育的预防机制、入企入户的普法机制、快速联动的联防机制、依法重情的化解机制”四种机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诉前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五种调解模式,总结形成了后官寨法庭 “2+3+4+5”纠纷化解模式,实现法庭司法服务再下沉、广延伸、全覆盖,最终形成一庭多点、点位呼应的全域司法服务格局,助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近三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的案件调解率约为50%。
司法便民——智慧建设让诉讼服务驶入“快车道”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将“枫桥经验”嵌入智慧法院发展新格局,通过科技赋能创建智慧法庭,积极通过线上开庭、线上调解、网上退费、电子送达等便捷通道,让更多群众在异地他乡也享受到了便捷、快捷、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切实发挥了先进科学技术对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的重要作用,用“互联网+法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上调解,便捷高效,让我不用两地奔波,也消解了我多年的心结,我为你们点赞!感谢你们!”李某在纠纷化解之后连声道谢。
在李某与王某的民间借贷纠纷中,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审判团队首次联系王某时,王某得知对方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便迅速挂断了电话。多次拨打其电话之后,王某言词激烈,称其现在外地务工,没有时间回来开庭。承办法官在耐心倾听了他的工作情况后得知,他现在在河南某工地务工,且还需照料其父亲。因为路途遥远、回程花费较大以及其父恐无人照料等问题使其心理顾虑重重,对参加庭审抵触情绪较大。法官耐心细致地为其解释了法院可通过电子送达平台向其送达诉讼材料,之后也可通过云上法庭开庭审理,解决他与李某的债务问题。在得知可不用长途跑路便能参加庭审,王某一改先前不耐烦的态度,同意通过云上法庭化解纠纷。开庭当日,李某和王某都按时参加了庭审。基于前期对案情的充分了解和与双方当事人积极有效的沟通,该案视频调解仅用时三十分钟,当事人李某事后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当场履行了债务,矛盾迅速得到化解,双方重拾友情。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庭长提海峰说道:“后官寨镇乡办企业和外出务工人员众多,为方便外地当事人,也让纠纷能够迅速、彻底化解,法庭搭起了云端‘沟通桥’,让解纷‘线上办’,群众‘不用跑’,止争‘有效果’。”今年以来,法庭采用线上方式的审理案件占比35%。
司法惠民——身边的“移动法律小讲堂”
基层人民法庭在矛盾的源头预防上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与群众基础。可以说,基层法庭主动迈出靠前服务一小步,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乡镇振兴发展跨越一大步。
多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发挥专业司法服务对纠纷预防的优势效能,着眼解决辖区企业“难点”,聚焦疏通企业“堵点”,祛除企业经营“痛点”,打出了“移动法律小讲堂+司法建议书”普法宣传“组合拳”,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领域让乡办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让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更强。
“装修合同中没有约定具体施工面积怎么办?”
“装修过程中,业主未及时支付工程款,应该怎么办?”
……
针对辖区内建材厂、建筑材料、家具家电等领域企业聚集的特点,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主动问需于企,献计于企,送法进企。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移动的“法律小讲堂”,主要从装修合同内容、履行原则、合同变更与解除等方面解答法律问题,着重分析在装修过程中合同履行纠纷易发的法律风险点,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企业重大风险。2024年以来,法庭走访辖区企业21家,为7家企业提供点单式司法服务,有效提高司法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此外,为促进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法庭着重分析研判辖区诉讼高发领域、新类型纠纷、涉诉信访和社会治理热点问题,运用司法建议为社会综合治理“把脉开方”,相关单位对司法建议内容均进行了回复,形成了促进法治、规范行为、减少诉讼的预防性链条,从源头上提升行业风险防范能力。
“枫桥经验”持久的生命力在于一心一意的为民情怀,在今后的工作中,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人民法庭将继续发挥人民法院前沿阵地作用,通过创新机制、优化举措继续践行和弘扬“枫桥经验”,让“小法庭”发挥“大效能”,为基层治理贡献司法智慧,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