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应该用双重身份,骗取国家社保基金,法律咋判我都认。”2024年4月29日,被告人黑龙江省肇东尚家镇红发村村民张贵才在法庭审理中痛心疾首的说。
线索发现
2008年初,被告人张贵才通过刘某山(已故)利用自己的头像、借用肇东市北方食品厂职工“张永才”的身份档案补交2008年至2009年社保基金105585元,并于2009年1月1日办理退休。2010年1月至2022年5月,被告人张贵才共骗取社保基金337433.42元,所得赃款用于个人支出。
办理过程
肇东市检察院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在调取数据中发现,肇东尚家镇红发村村民张贵才和肇东市北方食品厂退休职工“张永才”使用的身份一模一样,引起办案检察官的警觉,经调查取证发现,张贵才系肇东尚家镇红发村原党支部书记,此人同时拥有两个户口,在村里以张贵才之名义领取植补、地补享受村民待遇,在城镇以“张有才”之名享受退休职工待遇,骗取国家社保资金。2023年11月,张贵才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机制探索
今年年初,肇东市检察院探索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域国有财产保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检察官在讨论如何更好利用模型进行检察监督时,大家一致认为,张贵才骗保案具有大数据破案的典型性,运用大数据比对对骗保人员可以进行筛查。4月初,肇东市检察院打响了“大数据筛查对比社保基金”专项战役。
活动自开展以来,截止目前,肇东市检察院借用数字检察数据模型对近几年社保人员进行了筛查比对,共查出5起骗保案,已对3人采取强制措施,移送线索3条,追回损失5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