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满宁 通讯员刘一菡 谭小兵)“依托川渝检察禁毒协作机制,两地联合挂牌督办跨区域重大毒品案件3件,互相移送漏罪漏犯线索14条,协作取证21件次。”“针对新型毒品案件证据认定和量刑标准研讨会商,破解‘同案不同处’。”……日前,一场以“厉行铁腕禁毒 护航川渝发展”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川渝高竹新区举行,川渝两地法院、检察院联合发布16件惩治毒品犯罪典型案事例。
今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五周年,两地检察机关如何用一把尺子办好两地案件,答好推动区域法治一体化这道“必答题”?“法律适用标准下的同案同处是衡量区域法治一体化的重要指标。”重庆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川渝两地幅员辽阔,虽然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现象,但毗邻地区一般差异较小,也是两地人口流动、资源传输最为密集的所在。唱好法治“双城记”,这是一块大有可为的“试验田”。
2024年7月,重庆市检察院、四川省检察院会签《协同打造川渝地区检察机关区域法治一体化样板工作方案》,专门提出要协同细化法律适用和程序适用标准,开展毗邻地区一体履职工作试点,最大限度做到检察环节同案同处、同罪同罚。
川渝高竹新区是重庆市、四川省共同批准设立的全国首个跨省共建新区,也是试点地区之一。
2021年10月,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四川省邻水县检察院就在此联合设立检察服务中心,探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团队”办理、“一个标准”司法的一体化检察履职模式。
今年初春,邻水县检察院检察官阳世福的案头摆着一份特殊的盗窃案卷宗——龚某在重庆市渝北区拾得一部未设密码的智能手机,返回邻水县坛同镇后盗刷微信零钱1765.9元。
过去,像这样一起看似寻常的刑事案件,会因川渝两地追诉标准的差异而“棘手”——如果按四川省1600元的盗窃罪追诉标准,涉案金额已超门槛,但重庆市的入罪标准是2000元,究竟诉还是不诉?
2023年7月,渝北区检察院与邻水县检察院联合制发工作指引,为交通肇事、盗窃等12类刑事案件设立统一的不起诉标准。正是根据这一指引,考虑到龚某的盗窃行为发生在川渝高竹新区,且具备自首、认罪认罚、全额退赔等法定从宽情节,邻水县检察院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据悉,迄今为止两地已出台两个检察业务工作指引,统一43个社会危险性评价指标、12个常见罪名不起诉标准,基本实现不捕不诉案件“一把尺子量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