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9/05 11:34:48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扎实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字体:

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迅速安排部署,致力于打好法治“组合拳”,护航企业“加速跑”,以专项行动为抓手,聚力于“三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努力构建“规范、透明、高效、协同”的涉企执法新格局,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3.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交流座谈会4.22.jpg

1.召开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动员部署培训会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4.18.jpg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强力高位推进

2025年4月底,为全面贯彻落实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全面启动高新区(新市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区、乡镇(街道)两级及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行动工作组31个,研究制定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身边具体实事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措施、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调度机制,明确整治重点、阶段任务、职责分工等,切实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为全面掌握各相关单位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实际情况,精准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自工作开展以来,由政府办公室、司法局牵头,对各乡镇(街道)、各涉企执法单位专项工作开展周跟踪、月调度,截至目前,书面调度4次、会议调度3次;由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政府执法协调监督局联合区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园区办、工商联成立专项工作指导调研组,并邀请执法社会监督员参与,开展全覆盖指导调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2.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交流座谈会4.22.jpg

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弱项,强化监督力度

通过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政府网站、“法润高新”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各乡镇(街道)、各行政执法单位张贴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520余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与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纪委监委、信访局、工商联、数发局(12345市长热线)等多部门联动收集问题线索。同时通过司法所走访企业、党员干部两包下沉、摸排了解等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组织开展涉企座谈会4次,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动企业从“被动受检”向“主动监督”转变。

通过创新方式延伸监督触角,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设立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11个、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22名。探索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活动,联合辖区执法单位开展执法监督12次,涉企7个领域,打通行政执法监督“最后一公里”。强化司法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横向协作,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纠错案件逐案整改,召开“闭门会”2场,“穿透式”深刻剖析问题,找出症结,倒逼行政执法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涉企行政执法集中案卷评查,评查案卷25本,发现并反馈问题13条,推动执法单位涉企执法水平有效提升。

5.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活动4.25.jpg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成效,提升执法效能

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综合查一次”、企业信用分级分类“触发式”监管等方式,建立“部门发起、平台统筹、联合实施、结果互认”机制,制定《高新区(新市区)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第一版)》和《高新区(新市区2025年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抽查计划)》,推行科学抽查,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级(A-D类)嵌入“双随机”系统,对D类高风险企业检查频次提升至每年3次,今年累计检查市场主体超6000家次。开展联合减负,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儿童玩具整治”等专项行动,减少多头检查。完善投诉响应机制,12315平台投诉按时办结率达9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48万元。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特种设备物联网监测等智慧平台,实现对食品、药品、电梯等领域的动态风险预警。

4.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活动 4.25.jpg

2025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食品安全抽检196批次,校园食堂检查覆盖率100%。排查1124台特种设备,整改隐患148处。对电线电缆、儿童玩具等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抽检,立案查处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落实“两轻一免”清单,通过“首违不罚”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2025年各部门适用从轻处罚案件37件、不予处罚案件48件、减轻处罚16件。容错纠错,对27家企业实施信用修复,406户个体户通过补报年报移出异常名录。创新推行柔性监管与智慧执法融合模式,致力于将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打造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加分项”,通过“精准检查+暖心服务”双轮驱动,为辖区9.7万余户市场主体营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刘磊)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