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29 14:49:56

贵州石阡公安:深夜轿车抛锚山乡,10公里,红蓝警灯作桅——一根警用牵引绳的温暖航程

字体:

秋夜石阡,群山如墨。366乡道蜿蜒入深寂,四下唯有松涛与虫鸣。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五德镇新华路段,张师傅推开车门,一股刺鼻的焦糊味从引擎盖下涌出——离合器烧了,将孤独与焦虑钉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山深处。

“拐了,车坏了!”手机微弱的光映着张师傅额角的汗珠,他赶紧拨通家住五德镇许家沟的亲戚许芳的电话:“妹,我车坏在山里了,快帮我联系五德派出所!”

8月26日凌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贵州省石阡县公安局五德派出所的宁静。报警人许芳语气焦急:“派出所吗?我亲戚的车坏在新华路段……离合器烧了……前后都没有人家!”

“带绳,出警,快!”

值班民警王天勇放下手中尚未整理完的警情资料,与辅警熊兴梁对视一眼,拎起警用手电和救援工具,迅速驱车赶赴现场。

红蓝警灯刺破浓稠的黑暗,能见度有时不足二十米。他们沿石阡县366乡道缓慢巡行,终于在一处急弯旁,发现一辆斜靠路边的“贵C”牌照奥迪轿车。一男子蹲在车旁,手机屏的光映出他焦虑的脸——正是车主张师傅。

“警察同志,你们可算来了!” 张师傅快步迎上,“我从遵义来五德走亲戚,没想到撂这了……这荒山野岭,信号时有时无。”

“别怕,有我们在。”

熊兴梁的声音带着山风的微凉,却异常沉稳。

王天勇打着手电筒检查引擎,部件仍有余温。“离合器烧了。这时间拖车难叫,我们用警车把你牵引到你亲戚家。”

熊兴梁从警车后备箱取出那条警用牵引绳——这根尼龙绳,已执行过6次救援。

“这时间点,修车师傅来不了,拖车也得等到天亮……”熊兴梁边说边熟练地套绳,打结。

“这……能行吗?会不会把你们警车弄坏……”张师傅搓着手,语气忐忑。

“专业的,练过,”熊兴梁拍拍张师傅的肩说,“公安的牵引绳,比一般的更结实。”

很快,牵引绳两端将警车与抛锚奥迪牢牢固定。

“师傅,上车,握稳方向盘,跟着警车走。” 王天勇回头叮嘱:“注意看双闪,保持车距。”

警车缓缓启动,牵引绳渐渐绷直。两车化作一体,在盘山公路上蜿蜒前行。

车速始终压在20码,王天勇双手紧握方向盘,目光在后视镜与山路间不断切换。失去动力的奥迪,完全倚仗这条绳,和绳两端共同的信念。

最险的是五德杉木岭急弯。警车提前降速,熊兴梁探出车窗喊:“方向打稳,慢慢来!”

警灯双闪亮起,红蓝光晕交错,如同平安灯塔照亮夜航。一路上,警车以“S”形细微调整路线,避开较大的颠簸处。

山风拂过,牵引绳微微晃动。一根警绳,连起两种奔赴:一个是探亲的心切,一个是守护的执着。

当日凌晨2时许,五德镇许家沟的灯火终于从山坳里浮现。抛锚车辆被安全引至许芳家门口。

“就靠这根绳子……拉着我和车跑了10公里……”解绳时,张师傅弯腰抚摸那条沾满尘土的警绳,声音哽咽。

“夜间救援,最怕车主慌,因此必须又快又稳。”王天勇说,“我们不仅要拖车,更要拖住他们的安全感。”

快的是响应——从接警到现场,20分钟;稳的是技术——牵引行车近两小时,无急刹,无偏移。

凌晨2时33分,王天勇、熊兴梁与张师傅、许芳一家挥手道别。

“这么晚,这么远……你们辛苦了,真的太感谢了……”张师傅起双手拇指称赞,“石阡公安,是实实在在为人民办事!”

图:车主张师傅竖起双手拇指,为五德派出所民警辅警点赞。.jpg

图:车主张师傅竖起双手拇指,为五德派出所民警辅警点赞。

“应该的!”熊兴梁摆手一笑,“夜间出行,一定提前检查车况。”

警车缓缓驶离,张师傅仍站在路口挥手,身影渐渐融进初秋的夜色里。

山风微凉,尘埃落定。石阡县366乡道上,轮胎与警绳划出的痕迹,已无声烙下一道温暖的刻度。

窗外,群山寂寂,警灯闪烁处,温暖漫过山脊。

警灯不灭,航标永在。文杰)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