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今年以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根据《伊犁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助推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为目标,围绕四类代表性群体大力实施法治教育工程,推动法治宣传触角全方位延伸,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成果亮点纷呈。
法律顾问在特克斯县喀拉托海村村委会向村干部和群众讲解《民法典》知识。
全民普法,构建多层次、全面化的普法机制,打造以执法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普法队伍。特克斯县建立“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工作机制,明确各单位普法责任清单,常态化组织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等活动。各执法部门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工作,引导公众遵纪守法,将普法宣传教育融入法治实践的全过程,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过程变成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过程,不断提高普法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培育以“法律明白人”为主体的群众普法网络。特克斯县坚持把“法律明白人”作为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县76个村(社区)中培育了346名“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与威信高、号召力强的特点,参与法律服务工作,让群众随时随地学法、问法、预约公共法律服务,将法律知识以“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传播,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
分类实施,推进多领域、精准化的行动策略,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尊法赋能”行动。特克斯县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职责清单,执行领导干部述法考评制度,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关键少数”带头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将法治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实施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召开行政执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会等,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特克斯县团县委开展“争做小小石榴籽·周五我们来学法”活动。
推进青少年“学法护苗”行动,以“法治副校长+校园普法+家庭联动”构建三维普法网络。特克斯县开展“争做小小石榴籽·周五我们来学法”“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利用“开学第一课”等载体,组织互动式、启发式法治教育活动,2025年以来共开展法治教育活动50余场次。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教育任务,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落实。联合多部门成立特克斯县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组建34人的特克斯县“石榴花”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次,推动家庭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增强家长履行监护责任的意识。
律师为特克斯县企业员工讲解法律知识。
推进市场主体“守法护航”行动。针对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深入开展“送法进企业”“检察官进民企”“法官进民企”专题普法活动,2025年以来共举办涉企法治宣讲12场次,参与企业达10余家,帮助企业提前认识违法风险点。县检察院与县工商联签订了《关于开展“检察护企”共建“特检行”服务企业工作站,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作意见》,用心用情用力亲企安企暖企,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县司法局聚焦新业态就业群体举办以“法护新业态,普法在身边”为主题的劳动者权益保护讲座,增强新业态就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特克斯县司法局组织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
推进村(居)民“用法安居”行动。整合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资源,为村(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2025年以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共接待法律咨询2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089起,推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0%。依托“法润天山·国旗下普法”“法治讲堂·逢九必讲”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素养。2025年以来,共举办村(社区)法治宣传活动100余场次。依托“伊犁人的奶茶会”“积分制”管理等机制,推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创新载体,拓宽多维度、立体化普法渠道,云端普法矩阵有新有效。特克斯县深度融合“互联网+法治”思维,构建多元线上普法载体,开通“法治八卦城”微信普法公众号,已发布各类普法信息217篇。开设“法润特克斯”专栏,组织“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单位结合部门普法责任清单,联合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拍摄短视频和录制广播(民语)形式在特克斯零距离、抖音、快手等平台同步播出《法润特克斯》短视频普法栏目27期,浏览量达35.1万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投放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律品”、“律兜”等设备6个,法治融屏4台,实现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全天候响应。
特克斯县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普法,实现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青少年“法治认知水平”、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意识”、乡村居民“依法维权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推动法治建设从“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深度转型,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马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