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立足毒情实际,通过新机制、新理念、新方法、新系统、新技术“五新”举措,培育和提升新质战斗力,深入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
新机制激发治理活力。织金县严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责、部门主抓、全民参与”的禁毒工作格局,将禁毒工作作为党政主要领导“一把手”工程,实行“双主任”制度,由县委书记担任禁毒委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从上到下压紧压实责任。同时,组织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政法单位力量组成帮扶指导小组,按照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5个片区,开展分片区服务指导。指导小组原则上每月至少一次下沉到所帮扶乡镇(街道)开展走访,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乡镇禁毒工作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与属地党委、政府共同会商研判,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形成集“打、防、管、控、宣、教、帮”为一体的毒品问题治理链条,全面保障禁毒工作纵深推进。
新理念引领高效打击。织金县立足于萎缩本地毒品市场,以“体系化、全链条”打击理念为指引,全面落实“集群打零”工作要求,坚持“既破大案又破小案、以大案带动小案、以小案串并大案”的工作思路,集中优势力量,以打击织金县本地涉毒团伙为主要目标,理清团伙网络,积极主动开展跨区域联合,扎实做好“堵源截流”工作。强化“大警种、大情报、大数据”协同作战和部门联动,严格贯彻落实“挖根、断脉、破网”工作要求,将吸贩毒团伙打深、打透、打彻底。今年以来,破获涉毒案件7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8人,缴获毒品7.675克。
新方法丰富宣传途径。在织金县禁毒教育基地的VR体验厅,一名刚刚体验模拟毒驾的同学说:“原来吸毒后驾驶机动车是这样一种感受,毒驾的危害太可怕了!我们大家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染上毒品!”
织金县坚持“立足家庭宣传、用活学校宣传、扩展社会宣传”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意识。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各类禁毒宣传活动340余场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5万余份,建成大型教育基地1个,乡镇(街道)教育园地、禁毒文化长廊34个,校园禁毒园地、禁毒图书角40个;每年春秋开学之际和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组织全县各中小学参观禁毒教育基地、禁毒文化长廊、禁毒园地和禁毒图书角等活动,实现在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覆盖率100%,构筑坚固的禁毒防线,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
新系统破解管控难题。织金县充分运用“六月阳光”(吸毒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辖区吸毒人员精准服务和管理。系统内设置多个工作角色,明确职责分工,禁毒社工、民警等按职能采集信息,确保数据精准无误,形成透明闭环工作流程。系统设置定期访谈、风险评估等十大功能模块,禁毒社工按照系统提示,约定吸毒人员面谈或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对象的生活动态、心理状态等情况并且录入系统。县级管理员通过系统数据仪表盘,适时掌握全县吸毒人员管理情况,并利用数据分析,实现精准分级分类管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控精准度,有效减少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脱失漏管和复吸风险,大力提升了管控与服务效能。
新技术突出治理成效。为精准掌握全县毒情现状,明确毒情重点主攻方向,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毒品问题信息化水平,织金县禁毒部门以常态化开展污水验毒监测为抓手,从源头上追本溯源,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开展合作,定期、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污水毒品监测,实时对全县污水采样中含毒情况进行精准溯源。通过科学精准的定性、定量分析,认真梳理总结辖区内禁毒工作的特点规律,为毒品管控和执法打击提供数据支撑,对进一步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和实现吸毒人员的全环节服务与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杨军 刘芳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