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谢谢你们了!这压了好几年的疙瘩,总算解开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阿尕尔森司法所调解室里,于女士脸上漾开久违的笑。这场揪了两家多年的邻里纠纷,在阿尕尔森司法所联合国土所、阿尕尔森镇阔斯阿尕什村委会的合力调处下,终于画上了暖心的句号。
玛女士和于女士是阔斯阿尕什村的老邻居,做了十几年街坊,心却被“界限”隔了好远——两家院落的地界一直没划清,本就存着芥蒂,几年前于女士在屋后种的树长得枝繁叶茂,如今快遮到玛女士家房檐,树影挡采光不说,秋天落叶堆在玛女士院里扫不净,遇上大风还得提防断枝砸房,俩家的火气跟着树一起“长”。
起初是拌嘴,后来演变成争执。村委会来调了好几次,都因积怨太深,刚说两句就呛起来,关系冷得像寒冬里的墙根。
今年八月中旬,玛女士揣着最后一点盼头,走进了阿尕尔森镇司法所申请调解。调解员接了申请没耽搁,当即拉上阿尕尔森镇国土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往村里跑。蹲在院墙边一看,不光地界模糊得只剩老人口中的“大概齐”,于女士家的树确实离玛女士家太近,枝丫都快蹭着房瓦了。如果遇到大风,确实有安全隐患。
阿尕尔森国土所的人拿出尺子就地量,顺着老墙根、老树根一点点核,地界很快划得明明白白。玛女士看着院墙边那口以前两家共用过的旧水桶,叹口气先开了口:“说到底是十几年的邻居,以前谁头疼脑热的,对方都递过药、搭过手,现在为这点事僵着,真不值当。”
于女士也红了脸:“树的事是我考虑不周,挡着你家不说,还闹得这么生分。”巩留县阿尕尔森镇人民调解员趁机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关于相邻关系的条款,用拉家常的话拆解:“邻里过日子,就像两棵树栽一块儿,得给对方留着采光的地儿、通风的空儿。地界划清了是规矩,互相让着点才是情分。”
没过一会,俩人就亮了真心:于女士当场应下,一个月内把影响邻居的树伐掉;玛女士也松了口,把之前因地界模糊占着的108平方米地还给于女士,就连分界的墙,俩家也约好一起砌,墙根下还特意留了走水的小沟——既划清了界限,又没堵死情分。
在签调解协议书时,玛女士给于女士递了块刚从兜里掏的糖:“以前的事,咱翻篇儿。”于女士接过来笑了:“等树伐了,我请你家来喝茶。”
这场积怨的化解,正是阿尕尔森镇司法所调解工作的一个小缩影。近些年,阿尕尔森镇司法所盯着“邻里拌嘴、家庭闹别扭”这些老百姓的操心事,邀请国土、村委的人搭起联合调解队,流程简化了,调解员还常往村民家跑,把调解桌搬到院坝里、屋檐下。截至今年8月,阿尕尔森镇调解邻里纠纷100多起,成功率超95%。用这股“柔性劲儿”捋顺了家长里短,也让“远亲不如近邻”的老理,又在村头巷尾热乎了起来。(卡哈尔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