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15 11:29:02

贵州息烽法院:突出三个“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字体: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动服务中心大局,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护企,暖心安商,突出“三个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聚焦高效落实,以更高站位纵深强化保障

紧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指标,因地制宜量化符合自身实际的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进,成立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探索出以“效率、和谐、便利、法治”为贵,让企业“省心、暖心、舒心、安心”的“四贵四心”服务理念,逐步形成法治营商“43255”工作法,为息烽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法治能量。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出台《息烽县人民法院民商事审判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实施细则(试行)》、《息烽县人民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息法润商、司法助企”服务联系企业常态化工作机制》等制度22个,实现案件办理“三优五快”,推动市场主体优胜劣汰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健全考核体系。修订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开展全方位、全周期实时跟踪监管,兑现奖惩机制。

二、聚焦主责主业,以更实举措纵深提质增效

统筹立、审、执各环节精准发力,内提司法质效,外延司法职能,努力以高质量发展蓄势添力。一是不断优化诉讼服务。大力推行网上立案与线下立案协同模式,以网上立案为主导,线下立案为补充,充分满足企业多元立案需求。企业只需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就能提交立案申请,立案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涵盖法律咨询、案件查询、信访投诉以及意见建议等全方位服务。今年以来,网上立案2869件,其中涉企案件网上立案1668件。二是快速高效化解纠纷。结合企业纠纷案件特点,组建案件速裁团队,推行“繁简分流+要素式审判”模式,凡涉企案件一律优先排期、优先送达、优先开庭、优先裁判、优先结案,力争在解决商业纠纷耗时上跑出营商环境加速度。2025年以来,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间51.56天,同比缩短15.77天。三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始终坚持审慎、善意、文明的司法理念,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在坚持依法规范执行、全力保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禁止超标的、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做到维护权益有力度,善意执行有温度。加大执行和解力度,灵活运用分期分批履行、财产担保等方式,兼顾高效执行与企业生存,实现各方“共赢”。今年以来,为民营企业执行到位4975.90万元。

三、聚焦职能延伸,以更大力度纵深拓展服务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紧扣市场主体关切,当好“贴心人”,办好“暖心事”,不断提升企业的司法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便捷企业护法益。立足小寨坝镇工业园区创建“绿色营商”特色法庭、设立全市首家驻经开区法官工作站,打造集法律咨询、就近审理、判后答疑等服务的“司法驿站”。工作站首场庭审通过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观看人数超84.6万。成立至今,法官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300余次。二是府院联动聚合力。出台《关于服务保障红色息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十条举措》并召开新闻发布会,积极回应中心大局司法需求。在全市率先由政府和法院联合印发府院联动实施方案,借助行政机关的组织优势,发挥司法机关的专业优势,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形成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效能叠加。2025年1月,《息烽县创新府院联动机制赋能基层治理》工作经验被贵州改革工作动态采用。三是精准服务促发展。面对企业的司法需求,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架起法企“连心桥”,实现司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常态化走访调研等活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实际需求,零距离为辖区企业提供法治宣传和法律咨询,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法治指引。今年以来,实地走访、接待企业、送法进企业65次,解决企业生存经营、转型发展、涉法涉诉等方面问题30余条。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