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辖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法律难题,助力企业提升规范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近日,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和沙文人民法庭联合对贵阳综合保税区某企业开展走访,为企业健康发展送上“法治锦囊”。
聚焦合同核心条款 筑牢风险防范基石
走访中,法官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审判实践中常见的合同纠纷案例,重点聚焦合同签订与履行中的风险点,针对生产经营合同、用工合同及债权债务相关协议,向企业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法官提醒,明确合同条款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在送货环节,需明确约定送货方式、时间、地点及运输责任;验收流程中,要细化验收标准、时限及签收规范,避免因“口头约定”“流程模糊”导致货物数量、质量争议。并向企业强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通过合法途径缓解经营压力,坚持依法诚信经营,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详解纠纷处理路径 畅通司法服务渠道
对企业关心的“遇到纠纷怎么办”这一问题,法官详细了解该企业目前的诉讼、证据留存等关键环节,并建议企业建立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对潜在纠纷早发现、早处置。听完法官的建议,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法官的提醒太及时了!我得立即排查一下。”
刘飞法官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人民法庭“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从立案、调解到审判,实现“一站受理、多元化解、快速办结”,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维权的时间成本。同时,王斌法官特别提醒,企业需强化债权保护意识,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为3年,对逾期欠款要及时催收,可在时效内通过催收函、对账函、律师函、诉讼等方式中断时效,避免因“超时效”丧失胜诉权。
强化执行与后续保障 确保权益落地见效
“赢了官司能不能拿到钱”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法官向企业负责人明确回应,法院在执行立案后会第一时间启动财产查控,对有履行能力却拒不执行的,依法采取查封、扣押、纳入失信名单等措施,坚决维护企业胜诉权益。
此外,针对企业用工管理和债权债务清理方面的问题,法官也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规定,解答了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债务催收等具体问题,提出“定期核查债权台账”“规范用工档案”等实操建议。
企业负责人表示,此次走访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法官上门送法“干货满满”,不仅厘清了经营中的法律盲区,更感受到了司法服务的温度,为企业规范经营、防范风险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白云法院将持续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前端预防、中端化解、后端保障的全链条举措,切实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