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12 15:54:54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推动更高水平平安首府法治首府

字体:

2025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部署,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改革精神不断探索,实现让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首府法治首府。

以“两化融合”破解矛盾化解效能瓶颈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呈现信访普遍化、积案焦点化特征,以贯通从矛盾纠纷受理到化解全过程的“五办”机制为支撑,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与信访法治化“两化融合”,市综治中心与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合署办公,9个县级综治中心全部与信访局合署办公,72个乡镇级综治中心与司法所合署办公。一是构建“五办”机制规范办理。通过信息化平台综窗受理,依照法治化“路线图”无差别“接办”所有矛盾纠纷和初信初访事项,今年以来,全市县级信访部门受理初信初访案件转由综治中心办理数量,占全部矛盾纠纷受理量的17.6%;设置调度员统一对来访事项梳理甄别、并联审批式“交办”,提升办理协同效率;对物业、劳动、交通等纠纷分类制定化解流程图,明确案件受理、分流、核实、调解、回访等责任部门、办理程序、时限要求,全流程“督办”工作进度;设立代办员线下跟踪办理情况,目前全市各级综治中心设立1540名代办员,以“代办”促“件件有人办”;针对跨部门、跨领域疑难复杂案件和群体性、历史遗留问题,由县级综治中心即时启动多部门联合会商,需要市级协助解决的请示上级党委政府研究会商,通过“商办”推动矛盾纠纷系统化解。二是落实“五有”要求夯实基础。市级5个科室和公检法负责信访部门人员入驻,承担指挥调度、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和跨地区案件的推动化解等职责任务,县级整合公、检、法、司、人社5个部门常驻,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11个部门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轮驻,公证、鉴定、心理服务等7类社会化组织通过随驻方式入驻;乡镇级整合基层治理力量入驻,目前司法所入驻率达到98.8%,公安派出所入驻率达到96.4%。制定入驻单位职责分工、考核考评、监督检查制度,压实入驻部门工作责任,目前全市县级综治中心已建立9项考核问责机制。三是强化宣传服务提升群众认知度。组织主流媒体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宣传活动,新华网、法治日报等9家主流媒体发布20余篇综治中心宣传稿件;1500台公交车、地铁全线43座车站滚动播放综治中心宣传片,日均受众22万人次。聚焦方便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公交公司在综治中心周边增设站点,目前已实现县、街道级站点全覆盖,24个乡镇级未通公交的正在协调增设,同步更新导航地图定位,逐步提升全民“有矛盾找综治中心”意识,让政府解纷维权的温度传递到千家万户。

以“高效化解一件案”促影响社会稳定三量下降

针对信访量和诉讼量高居不下、命案数量时有反复问题,通过强化“交办权”与“代办责”赋能“铁三角”,加快布局“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模式。今年以来赴京访批次数和人次数同比分别下降8.1%和17.1%,刑案和命案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2.7%和33.3%。一是用好交办权串联化解全链条。综治中心调度员行使交办权,统筹调动政法单位、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三类化解力量,通过“三段式”思路履行职责,即第一阶段查清事实、梳理政策依据、提出解决方案;第二阶段主动约访群众、达成实质性化解意见;第三阶段联合调解员、仲裁员、律师等力量疏导化解。通过“两类终结”机制强化矛盾纠纷终结能力和化解质效,即依靠信访三级终结等“技术化解”手段实现“技术终结”;依靠调解、疏导等“情绪化解”手段实现“自然终结”。二是负好代办责贯穿化解全流程。通过代办员“手牵手”办事群众,全程陪伴推进化解工作,让老百姓觉得矛盾诉求有人管;通过代办员“手递手”各级综治中心,实现矛盾案件本级难办的上级接手不空转。其中村级代办主要负责网格内矛盾排查和简易纠纷化解,力争小事不出村;乡镇代办主要统筹协调多部门联动,力争大事不出镇;县级代办主要统筹复杂案件提级办理,力争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综治中心共受理矛盾纠纷5884件,化解4804件,化解率81.7%。三是建强“铁三角”融入治理全过程。赋能基层微治理结构,小区内由党组织领导业委会进而领导物业公司,解决物业服务纠纷类问题有力量办;小区外和村里依托接诉即办平台推行“村居吹哨”未诉先办制,解决公共服务类问题有资源管。全市1415个村(社区)6158个网格实现党支部(党小组)全覆盖,按照“一格一员”标准配强全市6158名专职网格员,推选6.8万名热心居民、党员骨干担任楼栋(单元、联户)长,确保“铁三角”扎实稳定运行。

以“法治化”保障综治中心规范化常态长效

强化党的领导健全长效机制,通过法治手段解决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一阵风的问题。一是以“一案一卷”规范办理进程。自主研发矛盾纠纷化解“五办”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与标准化流程相结合,建立“一案一卷”可查卷宗,实现受理、流转、办理、督办、考核全流程可追溯,让矛盾案件有据可查、成果积淀。二是以提炼总结强化实战能力。市中院组建服务综治中心调解工作讲师团,聚焦劳动争议、物业纠纷、金融消费等高发诉讼案件,总结提炼判例模型,建立“示范判例库”;梳理部门、行业成功化解案例,提炼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实用方法,形成标准化“战法”,通过“案件变案例”总结训练方法,提升入驻综治中心三类力量人员的业务能力,降低矛盾纠纷成讼率、成访率。三是以党的领导推动责任落实。定期召开由各级党委政法委牵头的综治中心运行调度会,将党的领导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推动化解责任内化为政府部门领导和主办人员的工作使命,内化为政法单位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结的法定职责。

呼和浩特市将以改革精神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把降低信访量、诉讼量、命案刑案量、接诉即办量作为衡量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把矛盾吸附在基层,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做出首府表率。


【责任编辑 -刘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