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牟永文(左)与侯成龙共话发展
适逢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在雪域高原处处涌动团结奋进热潮之时,《人民法治》杂志社副社长兼人民法治网总裁侯成龙率队深入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及重点民营企业,围绕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党建引领发展、政策落地实效等核心议题开展专题调研。
从拉萨河畔的工商联会议室到四川商会办公地,从政企协同的政策制定现场到边境村寨的帮扶一线,调研组以脚步丈量民情,以法治视角解码西藏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为这片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土地注入新时代法治动能。
党建引领:三维工作体系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办公楼内,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于会议室正中。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牟永文与侯成龙副社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民营经济是西藏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而党建则是这支队伍的‘定盘星’。”牟永文告诉侯成龙,西藏自治区工商联始终将政治建设作为民营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侯成龙注意到墙上电子屏实时滚动着的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西藏民营经济税收贡献达224.98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6.25%;民间投资增速以32.6%的亮眼成绩位列全国第一。相关数据引起了调研组成员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调研组从牟永文处获悉,这些数字背后的支撑,是西藏工商联构建的“党建+法治+服务”三维工作体系。
“我们创新打造‘民企党建大讲堂’,通过‘理论授课+实践研学’双轨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直达企业车间。”牟永文指着墙角的活动台账说。台账上面详细记录着7518人次的学习轨迹——从线上“云党课”到线下红色教育基地研学,从企业家讲坛到党建知识竞赛,潜移默化中筑牢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自觉性。
“我们通过构建法治框架、强化法律服务、完善政策保障等多维举措,将法治力量深度融入民营经济发展的全链条,为企业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撑。”牟永文举例说,不久前,自治区工商联精心组织召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会。自治区工商联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精准服务企业诉求,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定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牟永文表示,民营企业家要有法律思维,学好、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守法诚信办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好政策要靠好服务来落地。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西藏工商联牵头制定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构建起“1+N”政策支持体系。侯成龙翻阅着政策汇编,注意到其中“银企面对面”机制的创新细节:2024年通过127场政企对接会,48.6亿元信贷资金精准滴灌至中小微企业,32家上市后备企业获得全链条培育服务。
调研组了解到,牟永文一直要求自治区的基层工商联(商会)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强调要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将服务企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企业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主动为企业解读政策,协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据悉,在助力经济发展方面,自治区工商联还举办了“工商联系统对口援藏工作座谈会暨精准扶贫西藏行”、“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等活动,与17个对口援藏省市工商联通过商贸考察、招商推介、项目跟踪等方式加强互动往来,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在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期间,民营企业现场签约投资项目163.1亿元。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全区3051家企业与2036个村集体结对共建,仅2024年就有858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帮扶984个村,帮扶资金达8.4亿元。
侯成龙对西藏工商联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人民法治》杂志社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主阵地作用,聚焦西藏民营经济法治实践,推出“法治护航高原民企”系列专题报道。通过深度挖掘“银企面对面”机制创新、“珠峰英才”计划实施成效、“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等鲜活素材,运用图文、视频、访谈等全媒体形式,全景式展现西藏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的创新发展。双方商定,未来将在三个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建立政策解读协同机制,联合发布《西藏民营经济政策白皮书》;二是打造法治培训品牌,每年举办“法治民企大讲堂”10场以上;三是构建典型推广矩阵,联合制作《西藏民企法治故事》纪录片。通过这些举措,提升民营企业家合规经营意识,助力西藏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站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双方将以法治为基、以实干为要,共同书写西藏民营经济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人民法治》杂志社与西藏工商联战略合作的深入推进,必将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力,让民营经济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2025年6月1日至5日,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牟永文(左一)同志赴那曲市、林芝市开展营商环境调研宣讲活动
法企同行: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调研组最为难忘的是一场“法企同行”主题沙龙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凝聚工作合力,提升服务质效,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自治区工商联不久前共同举办了“法企同行”主题沙龙活动。自治区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武出席活动。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李瑞红、民二庭庭长德青卓嘎,《人民法治》杂志社副社长兼人民法治网总裁侯成龙,自治区工商联经济服务处、社会法律服务处负责人,6名商协会代表、民营企业代表参加。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与商协会、民营企业代表展开了深入互动。民营企业代表们畅所欲言,坦诚交流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过程中遭遇的困难与问题,就如何更有效地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建言献策。李瑞红、德青卓嘎从专业视角出发,针对企业提出的合同纠纷、执法后信用修复、权益保护等经营中常见的问题,逐一给予了精准且具有针对性的解答,为企业拨开迷雾,提供了清晰的解决思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自治区工商联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与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的协同联动机制,汇聚“法院+工商联+企业”三方力量,让法治成为民营企业最坚实可靠的保障。未来,通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法院能够提供司法服务前置指导,提前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工商联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企业及时反馈经营中的法律痛点,形成三方良性互动。这一举措将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
侯成龙表示,《人民法治》杂志始终聚焦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期间合法权益受侵害的问题,通过深入报道和有力的舆论监督,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推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与法治氛围。
2025年6月27日,侯成龙(中)参加由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主办的“法治赋能民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商会赋能:川商群体的法治服务创新实践
调研组还在拉萨市江苏大道的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参加了“法治赋能民企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志勇主持。胡志勇在致辞中强调,四川商会始终以“服务川商、聚力发展”为宗旨,现有会员企业830余家,涵盖建筑、文旅、商贸、医疗、网红经济等多个领域,是西藏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商会构建三大核心服务平台:一是法律服务平台,联合3家专业律所,2024年开展法律培训5场,覆盖210人次,成功调解纠纷8起,挽回经济损失130万元,并成为自治区首批“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二是人才培育平台,全年提供就业岗位360个,吸纳高校毕业生120余名,与高校共建实训基地,助力人才扎根西藏;三是资源整合平台,通过川籍商会联盟联动企业3300余家,实现西藏全域服务覆盖,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调研组成员留意到,胡志勇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企业家的诉求:“医疗行业政策适配性”、“网红经济合规边界”、“边境项目法律风险”……
会议达成三项共识:一是深化法治护航行动,联动司法、媒体等机构,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专项活动;二是强化政策落地效能,针对医疗、文旅、网红经济等领域,推出定制化政策法律手册;三是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商会联盟,搭建“线上法律咨询+线下纠纷调解”一体化机制。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将以本次座谈会为起点,以法治为盾、以政策为帆,在雪域高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参会企业家有西藏拉威实业集团董事长王嘉豪、西藏现代医院副院长蔡贵敏、西藏椰子网红科技董事长兼西藏网红经济产业协会会长王伟全、西藏湿地花园酒店董事长黄忠贵等。商会及协会代表西藏自治区四川商会执行秘书长余艳群、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刘业富、西藏自治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雪梅、西藏自治区四川荣县商会秘书长陈斌等参会。在调研中,调研组成员发现,自治区的民营企业正在与自治区法治建设共同成长。
“我们联合3家律所建立法律服务中心,2024年就调解纠纷8起,挽回损失130万元。”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展示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例集》中,某建筑企业因工程款拖欠申请复议的案例格外典型——通过商会与司法部门联动,仅用四五天便促成其和解。
参会的西藏豪泰利民集团董事长侯建动情地回忆:“多年前我怀揣梦想来藏创业,如今企业能发展到资产规模过亿,靠的就是‘守法经营’四个字。”据他介绍,他的办公桌上并排摆放着一份泛黄的《营业执照》与最新的《合规管理手册》,这是一种见证。
侯成龙在座谈会总结时强调:“西藏民营经济的法治实践,是新时代‘依法治藏’的生动注脚。”《人民法治》杂志社现场与商会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推出“法治护航高原民企”系列报道,共建“线上法律咨询+线下纠纷调解”一体化平台。在座谈会的尾声,侯成龙总结说,西藏川商的法治实践为全区民营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人民法治》杂志社将深化与商会的战略合作,通过媒体传播、专家智库、纠纷调解等多元服务,助力民企行稳致远。
我们坚信在法治的精心护航下,西藏民营经济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灿烂,雪域高原正书写着经济繁荣、法治昌明的新篇章!(本文图片由西藏自治区工商联、自治区四川商会提供)(本刊记者 邢 军)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8月上(总第207期) 法治边疆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