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12 14:35:44

“山东临朐干群协奏平安沂蒙颂”系列报道之三 | 以检察“工笔”绘就平安新篇

字体:

第20页-30_副本.png

2025年1月21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潘祎看望百岁老人(王菡  摄)

在深入推进“平安临朐”、“法治临朐”法治建设进程中,山东省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检察担当,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以“匠心”之专注、“工笔”之精准,将检察触角延伸至最基层,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经过多年努力,临朐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等称号。

第21页-31_副本.png

2024年3月8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临朐县文化公园开展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普法活动(王娜  摄)

残疾未成年人保护的“数字密码”

“守护这些特殊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全力支持数字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提供相关数据信息。”在联席会议上,公安、民政、教体、医保、税务和残联等六部门代表对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即将研发的残疾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法律监督模型纷纷表示支持,称该模型帮助建立起数据信息协同机制。

残疾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法律监督模型的研发,正是源于检察办案实践。“我们通过案件办理发现,因养育的未成年人残疾等级严重而负担过重,监护压力过大的家长有可能成为危害残疾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益的暴力犯罪隐患……”在模型研发之前的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议上,未检团队检察官司杨杨担忧道。

“全县残疾未成年人群体不在少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数字模型。”“现阶段,这项监督点的数字模型在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模型建设中还属空白。”“没有现成的,我们就自主研发!”一番讨论下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敲定了数字模型的研发计划。

未检团队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确定了两条建模主线:一条是残疾未成年人的残疾状况,一条是家庭监护状况。同时将信息要素分别赋分,不利信息越多,得分就越少。最后,按照总分,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将残疾未成年人划分为红橙黄绿四个风险等级,红色等级分数最低、风险等级最高,以此类推,批量获取权益易受侵害残疾未成年人的信息。

经过模型运算,得到的监督线索必须通过走访核实才能精准地开展监督和保护。司杨杨和同事走遍了全县各镇街,城关街道的儿童主任得知后主动要求加入:“我更了解村里情况,希望能帮上忙。”于是,村、镇、县三级儿童主任都加入到了保护残疾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队伍中,各方齐心协力为全县774名残疾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通过模型分级预警,该院精准发出督促监护令38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67次,解决32个困难家庭救助问题。数字模型获评“全省新型智慧城市案例三等奖”、“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数字城市百景作品”。

在数字检察发展浪潮中,该院始终把数字检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和跨部门工作专班,坚持“建用并举、重在应用”,发现线索3500余条,办理案件270余件,实现“四大检察”全覆盖。其研发冠名的“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检务督察数字模型”系全国首创,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典型事例,并在全省作经验分享。

第21页-32_副本.png

2024年5月6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团队正通过数字模型获取监督线索(王娜  摄)

用支持起诉 为老百姓诉权平等撑腰

老人在亲人的搀扶下,双手捧着锦旗送到检察官手中。“我们全家真心实意感谢检察院的不懈支持和帮助……”老人紧紧地握着检察官李晓娜的手激动地说道,眼里还泛着泪花。

王大爷的儿子在工地干活时不幸身亡,儿媳卷走了所有的赔偿款,悲痛交加、走投无路的老两口通过检察院在社区设立的联络人大代表工作站,找到了驻站的民事检察官李晓娜。听完老人的口述,李晓娜当即给老人吃下一颗“定心丸”:“情况我大致了解了,我马上回去核实情况,最迟今晚就给您答复。”调查核实后,检察院依法支持老人起诉,全力跟进案件判决的执行,深入开展释法说理、定分止争,通过多方努力,终于为老人争取到合法权益79万元。更可贵的是,检察院促成了婆媳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我们对农民工、困难群众等民事主体通过民事诉讼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依法支持起诉。”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以“朐”字为首,创立“朐支可见 止于至善”支持起诉工作品牌,聚焦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诉讼能力差、诉讼维权难等诉权行使障碍问题,大力发挥支持起诉职能,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诉权实质平等。

2024年5月,1名先天残疾、一夜间连遭两次车祸致使一级伤残、历经多年维权困境的残疾人,进入到李晓娜的视线中。“我天生残疾,我认!我自力更生、养活自己,但这次车祸让我彻底瘫在床上,动弹不得,我绝不接受这个鉴定结果!”张某紧紧握着李晓娜的手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7年来,张某因始终不能接受交通事故损伤参与度均值为25%的鉴定结论,两次诉讼都无疾而终,未获任何赔偿。此时,距离张某的第三次诉讼期限还剩不到一个月,李晓娜带领民事检察团队迅速开展调查核实。一方面,针对张某诉讼能力弱、经济困难等情况,协助张某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诉讼维权;联系法院为其申请减免诉讼费用,并依法支持其起诉。另一方面,聚焦交通事故损伤参与度,检察院邀请各级鉴定机构专家进行专业分析,及时向法官反馈专家意见,为张某开展心理疏导,解法结更解心结。最终,法官对交通事故损伤参与度均值行使自由裁量权,依法作出判决,张某获赔84万元。为表示感谢,张某委托亲人向临朐县人民检察院送来锦旗。

“针对残疾人普遍存在的诉讼能力弱的情况,我们与县司法局、残联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支持起诉工作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见》,建立了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为保障残疾人诉权平等筑牢制度屏障。”李晓娜介绍道。

临朐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民事支持起诉“四度提升法”,线上线下宣传,提升支持起诉工作知晓度。积极与法院、司法、残联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提升支持起诉工作紧密度。针对弱势群体举证能力弱的问题,协助当事人固定、收集证据,并积极运用调解手段,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提升支持起诉工作质效度。密切关注判决执行情况,定期回访当事人;对发现的行业管理漏洞和社会治理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完善制度机制,提升支持起诉工作满意度。通过“四度提升法”,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为弱势群体开展支持起诉36件,为申请人挽回损失360余万元。

第22页-33_副本.png

2024年11月14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向群众宣传讲解民事支持起诉等相关工作(王娜  摄)

从“一次救助”向“全程帮扶”

2021年,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排查司法救助案件线索时发现了一起恶意放火案,被告人烧毁了29户村民的高温大棚,造成近300万元的重大经济损失,但被告人并无赔偿能力。“这些高温大棚都是我们贷款安装的,起早贪黑忙活,还没挣到钱就全烧了……”这场大火似乎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都烧尽了。鉴于涉及人数众多、损失金额巨大,为提升救助效果,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提请潍坊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救助,启动市县两级司法救助一体化办案机制。

从盛夏到严寒,他们与相关部门反复核对损失金额,挨家挨户到群众家中了解受灾情况,一遍遍安抚心情急切的群众。最终,为倪某等29人申请司法救助金57.92万元,对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在原救助金额基础上适当加大救助力度,迅速发放到位。“感谢临朐县人民检察院,这些钱真是我们大家伙的救命钱!”拿到救助金的村民感激地说。在回访时,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农户在大棚果树管理方面遇到很多技术难题,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定期派技术人员上门为农户答疑释惑,提供技术支持。该案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近年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不断优化提升多元救助综合帮扶效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了司法救助工作的“三个转变”,即从“因访救助”向“因案救助”转变,在检察办案各环节发现救助线索,办理救助133件,基本实现“应救即救”、“应救尽救”;从“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向“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救助”转变,救助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25件;从“坐等群众上门”向“积极主动救助”转变,依职权主动提起司法救助16件。

“最近小琪(化名)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她大闺女正常上课,小儿子也马上要入学了,艰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在一起司法救助案件回访中,社区负责人向检察官郭泰靖描述着小琪的变化,感叹这娘仨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小琪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老两口驾驶三轮车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父亲当场死亡,母亲重伤住院没多久也撒手人寰。小琪先天智力缺陷,生活可以自理但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和劳动。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担负起养育儿女、照顾病弱公婆的重任,那时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但所幸还有娘家可依靠。父母的双双离世成了“压死”小琪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她落入了无边的黑暗,开始精神恍惚、胡言乱语,9岁的女儿不得已休学在家照顾妈妈和弟弟,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巨大困境。

第23页-34_副本.png

2020年11月14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发放司法救助金后,受灾的村民代表与检察官合影留念(王娜  摄)

经调查核实,小琪符合司法救助案件受理条件,临朐县人民检察院为她发放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但2万元只能解燃眉之急,小琪一家要想彻底摆脱困境,还需要多方救助。临朐县人民检察院积极联合民政、教体、妇联、残联等部门为小琪一家提供帮扶救助,为小琪办理低保,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待其精神状态大为好转后,帮助小琪在镇上找了份操作简单的零工,帮她办理残疾证,申请残疾救助金。同时,也为她9岁的女儿申请学生资助以及“她基金”救助资金,切实保障小琪女儿顺利完成学业。“这一套救助‘组合拳’下来,让这娘仨的日子有了盼头!”社区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司法救助不是检察院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协奏的‘交响曲’。”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构建“司法救助+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救助格局,积极联合团委、教育、民政、妇联等10多家单位以及公益组织,建立多方协调配合的线索移送、联动救助模式,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从“一次救助”向“全程帮扶”转型升级,有效破解因案致困难题,用法治为百姓撑起“温情伞”。

第24页-35_副本.png

2025年5月20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山旺镇凰山社区联络代表工作站倾听群众诉求(张娜  摄)

“庭院说法”家门口的检察服务

家住冶源街道的张家两兄弟因果园承包产生矛盾,各有各的理,谁也不肯让步,冲动之下,哥哥将弟弟打伤,案件到了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环节,眼看就要对簿公堂。“你们亲兄弟为这事要真闹上法庭那可就太不应该了……”一连三天,在案发的果园里,检察官、人大代表和“五老”调解员从法、理、情多角度向兄弟俩释法说理,终于二人放下芥蒂,一场矛盾纠纷免于诉累,顺利解决。

基层治理离不开法治,但单靠法治的力量也难以实现最优解。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行“庭院说法”工作机制,依托社区人大代表“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建立联络代表工作站,代表收集群众诉求向检察官反映,融合“四大检察”(即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开展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案件办理等,实现反映、处理、反馈的为民服务“全链条响应”,“有事找代表、代表找检察、检察受监督”成为群众共识。汇聚代表委员、律师、“五老”志愿者等组建“庭院说法”人才成员库,加快检调对接,举办“马扎会议”、“纳凉茶桌会”等,以“情、理、法、诉”四步调解,为人民群众解法结、化心结。

“这是听证,更是普法。俺现在才知道山里常见的野鸡、黄鼠狼都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不但不能抓,买和卖都违法,俺得赶紧回去跟村里人说说。”为更好宣讲法律知识,增强办案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在案发地对一起非法收购陆生野生动物案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后,在场的村民老张道出了真实感受。

临朐县山区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丰富,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案件走访中,检察官发现部分村民对禁止捕猎、杀害、出售、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因此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将检察听证融入“庭院说法”,把这类案件听证会地点设在案发地村庄,邀请当地村民代表参加,“零距离”以案释法,扫除普法盲区,提升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意识。

“针对基层法治需求旺盛的当下,‘庭院说法’工作机制将矛盾化解、支持起诉、检察听证、司法救助、普法宣传等检察工作开展到群众家门口,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基因。”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郝兴川介绍道。2022年以来,通过“庭院说法”工作机制,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4场次,覆盖群众1.3万人次,受理群众涉法诉求89件,办理支持起诉、司法救助案件37件,开展检察听证44件,促成55件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便捷、高效、贴心的法治服务。

第25页-36_副本.png

2022年7月17日,临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潘祎带队走进电台向听众介绍检察职能(王娜  摄)

无论是守护残疾未成年人的“数字屏障”,还是为弱势群体诉权平等撑起“法治之腰”;从“一次救助”迈向“全程帮扶”的温情传递,到“庭院说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机制创新,都深刻体现了检察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展望未来,临朐检察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创新实践,以更高水平的法律监督,持续为“平安临朐”、“法治临朐”建设注入澎湃的检察动能,让法治之光照亮千家万户,让平安和谐成为临朐最坚实的底色。(本刊通讯员 王菡)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8月上(总第207期) 系列报道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