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12 14:08:15

弘扬沂蒙精神 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答卷

字体: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是“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沂蒙山小调》的旋律穿越70余载风雨,依然在沂山脚下的临朐县这片红色热土上激荡。歌中“高粱红来豆花香”的憧憬,早已化作阡陌纵横的丰收图景;临朐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红色基因,这份基因既是历史馈赠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

“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赤诚,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理愈发清晰。老区人民将这份精神一辈接一辈传承,化作同心攻坚的力量。上世纪70年代,九山人民在悬崖峭壁上修出“红旗渠”式的灌溉工程,破解了“十年九旱”的困局;改革开放后,临朐人民把穷山沟建设成为中国铝业之都、国家火炬计划磁电装备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亚洲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

在新时代,沂蒙精神以更鲜活的姿态融入治理肌理。当“青春三部曲”为774名困境儿童撑起蓝天,我们看见“红嫂护娃”的大爱在延续;当“调解一件事”让98%的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我们读懂“马扎议事”的智慧在传承;当505名义警与2300名网格员织就平安网络,我们感受到“全民皆兵”的传统在升华。从“数字检察”守护残疾儿童的课堂,到“法律管家”走进农家的庭院;从“平安积分银行”激发的参与热情,到“e 键连心”24 小时响应民生诉求,临朐社会治理的每一项创新实践,都是沂蒙精神与时代需求的深度对接。

基层治理的本质,是新时代党群关系的生动实践。临朐政法系统的所有探索,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让群众成为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价者。当干部骑着电动车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当调解员指着老界石化解宅基地纠纷,当受助儿童在画中写下“你们像太阳一样温暖”,这些场景无不印证着一个真理:把群众当亲人,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与群众同奋斗,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最好的治理,永远是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一个个扎根大地的工作品牌践行初心。(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法部副主任,教授 韩春晖)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8月上(总第207期) 卷首栏目】

【责任编辑 -张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