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作出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民检察院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公安,左公营地,三袁故里,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楚文明血脉,公安县检察院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近年来,公安县检察院坚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秉持“崇法尚纪 致公守廉”院训,坚持文化育检,持续推进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机关模型应用优胜提名检察院、湖北省“十佳基层检察院”、湖北省“先进基层检察院”、“湖北省文明单位”,涌现出全国检察机关“个人一等功”获得者代姗姗等一批先进典型,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9月27日,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代姗姗在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中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标兵”(夏海燕 摄)
强化政治引领 夯实文明根基
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制度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每周一学,深入推进党建与文明创建、争先创优相结合,机关第三党支部获评荆州市“红旗党支部”。
2024年3月8日,公安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实践基地在崇湖国际重要湿地揭牌(夏海燕 摄)
品牌提亮增色 书写检察担当
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持续强化检察监督,检察业务工作连续保持在全市优秀行列,不断以检察履职为文明创建提亮增色。守护“百湖之县”生态宁静,打造“检守江湖”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品牌,办理的“督促保护某湿地生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首批湿地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被评为全省政法改革十大典型案例。护航营商环境法治轨道,打造“新枫在公”控申特色品牌,“探索律师(公益)代理涉经营主体控告申诉案件促进涉企矛盾依法化解”和“涉企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改革事项,均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表扬。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打造“孱潺轻舟”未检品牌,工作室获评“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
坚持文化育检 涵养文明底蕴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图书室、健身房,建设文化长廊,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元宵节、妇女节、五一、七一、重阳等节日,开展猜灯谜、踏青、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培育好家风 传承好家训”及趣味运动会等文体实践活动,邀请退休老干部参与廉政书画作品展评,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2023年2月3日,公安县人民检察院在图书室举行“学习二十大欢乐闹元宵”主题猜灯谜文化活动(夏海燕 摄)
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安说鼓子”,围绕学习宣传先进典型、展示检察工作成效,组织干警成立说鼓子队伍,排演《深情的土鸡蛋》、《迎贵客》两部原创说鼓子节目,在长江大学元旦晚会和全市检察机关文艺演出中获得好评。弘扬三袁文化,聚焦民法典宣传、司法救助等内容制作微动漫《袁氏三兄弟的烦恼》、《心心的希望》,倡导文明和谐新风。
厚植人才沃土 激活“一池春水”
依托“孱陵检社”队伍建设平台,组织全体青年干警常态化开展案例研讨、庭审观摩、学习沙龙、文书写作竞赛、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岗位练兵活动,持续提升青年干警综合素质,队伍内生动力不断激发,青年研修班获评“2022—2023年荆州市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2021年来全院共获41项集体荣誉,39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17篇理论调研文章被《检察工作》等平台采用,《极速拯救“黄豆鸟”》等多篇新闻宣传稿件被《检察日报》、《人民法治》、《湖北日报》等中央级、省级媒体采用。
以文铸魂守初心,文明创建促发展。公安县检察院将以此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以更加清晰的创建思路、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巩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为全力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为法治公安、平安公安、文明公安建设贡献检察力量。(公安县人民检察院 夏海燕)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8月上(总第207期) 法治实践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