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12 09:34:01

安徽淮南市:情理融合解纷 原被告送锦旗

字体:

“钱俺凑齐了,8万块都给江大姐打过去了。多亏了您费心调解,俺们全家都记着您的好。”“法官,钱我收到了,真没想到这么快,谢谢您。”日前,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泉山法庭成功化解一起因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原本对簿公堂的原被告双方同时现身法院,向承办法官送来锦旗。

2023年,邹某驾驶无牌电动三轮车超车时撞上骑自行车的江某,交警认定邹某全责。事故造成江某全身多处损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高额医疗费和后续赔偿成了横亘在两家之间的巨大鸿沟。多次协商未果后,2025年4月,江某一纸诉状将邹某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7万元。

接收案件后,承办法官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案件详情。庭前沟通中,江某表示,前期因邹某不愿垫付医药费,导致她只能选择保守治疗,结果效果不佳又进行了手术,而邹某却认为她延误了治疗时机。邹某坦言,自己并非不愿意赔偿,只是家境困难,实在无力承担江某要求的赔偿金。

一边是身心受创、亟待赔偿的原告,一边是家境困顿、濒临崩溃的被告,承办法官意识到,若不能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强制判决很可能导致江某要求的赔偿难以兑现,而邹某一家也会被彻底压垮。调解,成为破局的唯一路径。承办法官从事故的责任分配、相关费用的基本计算以及类案处理情况等角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释明,同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原告理解你们的困难,同意在金额上让步。你们要尽力筹措,也要拿出诚意好好道歉,法院会居中协调。”获悉江某愿意就赔偿数额作出让步后,承办法官又趁热打铁,居中进行协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邹某按照调解协议一次性凑齐了8万元赔偿款给付江某,江某的医药费有了着落,案件就此画上句号。(潘星星 吴文珍)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