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历经近十轮锲而不舍的调解,成功为一起涉劳务纠纷的执行案件“破冰”。申请执行人顺利拿到首笔10万元履行款,涉案企业也获得了继续发展的空间。这场跨越多月的执行攻坚,既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执着担当,更诠释了善意文明执行的深刻内涵。
该案源于一起劳务纠纷:王某在海南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临高分公司务工期间不幸身亡,其家属曾某等五人诉至法院,获判该公司及关联企业赔偿966308元。经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指定,该案由白沙法院负责执行。
执行立案后,法官助理孔家豪立刻展开全面排查,发现被执行人虽存续,但收入仅能勉强覆盖小区日常维护、员工薪资等基本开销。若贸然采取强制措施,不仅会断了企业生路,更可能影响小区数百业主的正常生活。执行工作陷入两难困境。
“既要让胜诉权益落地,也要为企业留足生机。”承办法官卓廷龙和法官助理孔家豪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开启了双线攻坚:对申请执行人,他们十余次上门沟通,从法理讲到情理,耐心疏导家属的焦虑情绪;对涉案企业,他们反复走访释法,既明晰法律责任红线,又体谅经营实际困难,用“留水养鱼”的理念打动了企业股东,使其主动提出代偿方案。
近十轮调解中,执行人员耐心细致逐字逐句打磨和解细节。从赔偿金额的减免比例到分期支付的节奏把控,每一项条款都凝聚着反复推敲的心血。协议签订当日,10万元首期款当场兑现,余款按月支付的约定让双方吃下“定心丸”。
从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僵局,到十轮调解后的柳暗花明,白沙法院用“磨破嘴皮、跑断腿”的执着,生动践行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司法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解民忧的温暖实践。”这份跨越多月的坚守,既是对胜诉权益的坚决维护,更是对企业生存发展的用心呵护。下一步,白沙法院将继续以“钉钉子”精神破解执行难题,让司法温度在每一次耐心沟通、每一份和解协议中持续传递。(符诚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