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前全面进场,10月20日前交付使用!”
7月30日,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人民法院,当承办法官最后一次在调解中确认节点时,各方当事人齐刷刷的“同意”让这起历时较久、多方拉锯的某医院建设项目扫尾工程纠纷,终于按下“重启键”。
案情回顾:重点民生工程遇阻,多重矛盾交织待解
某医院建设项目是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虽已完工,但关键的扫尾工程因建设方、施工方等当事人之间在工程量认定、款项支付、质量责任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导致工程长期停滞,迟迟无法交付使用,以致成讼。尽快推动工程复工化解相关工程款争议等问题亟待解决。
破局思路:把“最急的事”从“最难的事”里拎出来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将实质性化解矛盾、服务保障民生放在首位,迅速摸清案情症结,精准锁定解决纠纷的两条主线,一条“民生线”——扫尾工程必须立即复工,一刻也拖不起;另一条“法律线”——工程尾款支付等权利义务关系仍需以诉讼程序查明,一步也不能省。于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人民法院针对案件特点,迅速形成“先行调解+分离审判”的解题思路:
“先行调解”让“急事”先落地。把“复工”从“算账”里分离出来,精准识别扫尾工程限期复工与完工这一最紧急、最关乎公共利益的核心诉求,将其作为先行调解的突破口。承办法官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与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进行超过200通电话的深入沟通,同步组织十余次“线下”调解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倾听诉求,反复释明工程延误的法律风险和社会责任,引导各方着眼大局、互谅互让,最终促成各方就扫尾工程达成明确、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共识:确保工程于8月初全面进场施工,并于10月底前全部完工交付。随后,承办法官依法及时制作并送达了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一经生效,将为扫尾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彻底打通了案涉项目交付的“最后一公里”梗阻。
“分离审判”让“繁案”再精审。对于案件中涉及的工程尾款支付、利息、质量保证金返还等与工程最终结算和付款责任相关的复杂争议,因其权利义务关系需进一步查明,且不影响当前紧迫的工程复工,平坝区法院明确告知当事人,此部分争议不纳入本次先行调解范围,将依法继续审理,该做法是平坝区法院对案件进行“繁简分离、轻重分离、急缓分离”的积极探索。这确保了调解的针对性、高效性,也保障了当事人对复杂争议依法获得公正裁判的权利,体现了程序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多维成效:从“一纸文书”到“多方点赞”
高效保障重大民生工程实质性化解。该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扫尾工程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确保了扫尾工程复工和竣工的“双时限”得以刚性落实,将最影响公共利益的民生工程停滞问题优先、快速解决,有效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该医院整体搬迁入驻新大楼指日可待,群众就医环境和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重点民生工程惠民利民的承诺即将兑现。
把“大案”办出“小案”的效率,把“难案”办出“简案”的温度。平坝区法院牢固树立“如我在诉”的意识,让停滞多年的民生工程重新“奔跑”,既解决了群众的“眼前急”,也铺设了解决“后续难”的法治轨道,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看见立竿见影的公平正义。下一步,平坝区法院将认真总结提炼“先行调解+分离审判”机制上的成功经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复制的“平坝法院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