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8/05 12:51:24

黔西南公安:“加减乘除”法巧解千家结

字体: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贵州黔西南公安以“加减乘除”法为笔,在纠纷排查上做“加法”、调解流程上做“减法”、部门联动上做“乘法”、消除隐患上做“除法”,不断书写着矛盾纠纷化解的生动故事,全力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

“加”强矛盾排查,注重及时发现

矛盾化解,源头发现是关键。

黔西南公安将走访排查作为社区警务工作“必修课”,组织民警深入辖区社区楼栋、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民情,在与群众拉家常、话生计的过程中,敏锐捕捉邻里摩擦、家庭分歧等潜在矛盾线索。

f4ca6e8cfaf0f7cb52c18662e5664e46.jpg

图丨笃山派出所民警就地做调解

近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公安局笃山派出所民警杨胜全到辖区下坛村走访时,发现一起村民间因农作物受损产生的纠纷。原来,此前韦某在自家玉米地喷洒农药除草时,因风力影响,农药飘至相邻的陆某的高粱地里,导致高粱叶片变红发黄,双方因此发生争吵。

了解情况后,杨胜全就地做起调解,从邻里情谊和实际损失着手,摆事实、讲道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坚持走访的基础上,黔西南公安积极推广“警民议事会”“院坝会”等,与群众围坐一起“说心事、提意见”,民警在倾听中掌握社情民意、梳理问题、登记造册。同时,积极调动村组干部、网格员等多方力量,通过定期走访摸排清查,挖掘矛盾纠纷苗头,多措并举,将矛盾隐患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减”轻纠纷积怨,避免矛盾升级

“小纠纷拖成大麻烦,最伤群众心。”黔西南公安始终将“矛盾就地解”作为守护平安的重要抓手,对排查发现的纠纷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处,用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置,减去矛盾激化的风险。

db4fb03cdb591c9047464473ec470afc.jpg

图丨“移动调解室”走村入户调解矛盾

在兴义市白碗窑镇,白碗窑派出所牵头打造了由社区民警、警务助理、村社干部、网格员以及司法所等单位成员组成的调解队伍,名为“移动调解室”。

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印有“移动调解室”字样的横幅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调解现场。与传统调解模式相比,“移动调解室”在化解矛盾上更加灵活高效,能做到遇事即调、随时可调、就地能调,切实将调解工作由事后处置、被动“兜底”向前置化解、主动治理转变。

此前,下抹挫村的两户人家因为田埂损坏起争执,险些动起手来,社区民警接报后当即带队赶到现场,联合村干部、警务助理实地丈量、耐心劝说,不到半天就厘清边界、化解分歧。

当前,在黔西南州各乡镇,调解矛盾早已不再局限于调解室,民警辅警依托“现场调解、上门调解”的工作模式,扎根社区、入驻家门,通过缩短响应时间,切实让矛盾在萌芽阶段“降温”,在激化前“止损”。

“乘”势联动共治,凝聚解纷合力

单打独斗力量有限,联动共治效能倍增。

近年来,黔西南公安围绕基层源头治理,不断创新“公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积极联合司法、综治等部门在辖区各派出所建立多元调解室,构建协同共治“朋友圈”。

dab80084131f950ec2215706241c54b3.jpg

图丨多部门联合调解矛盾纠纷现场

在兴义市公安局桔山派出所,多部门融合,联动调解已经成为化解辖区矛盾纠纷的常态。

去年4月,桔山派出所设立基层治理“融合联动”指挥部,由综治中心牵头协调司法、妇联等12个职能部门人员入驻派出所、一体办公,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由过去的“各扫门前雪”变成“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少疑难纠纷在多方协作中迎刃而解。

去年10月,覃先生与其妻子因家庭琐事和生意压力时常吵架,闹得不可开交,桔山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将此情况汇报给“融合联动”指挥部。指挥部按照对矛盾纠纷进行多维分析,按职能精准“分流派单”,社区民警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协商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

像这样的联动共治、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模式,已成为黔西南州各派出所的“标配”。无论是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是关乎民生的难事,群众总能在多元调解的合力中感受到“有人管、有人帮、能解决”的踏实。

“除”去隐患根基,构建长效机制

化解矛盾不是终点,消除隐患才是根本。

为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弹,黔西南公安建立矛盾纠纷“回访”机制,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已化解的纠纷定期“回头看”,了解当事人是否真正和解,是否存在新的问题苗头,同时针对性开展法治宣传,确保矛盾真正“案结事了”,不留隐患。

494920365fab9a966fdb247f447d7796.jpg

图丨王母派出所民警回访矛盾纠纷当事人

在望谟县,王母派出所以村为单位,将矛盾纠纷划分为简易矛盾纠纷、复杂矛盾纠纷、重大矛盾纠纷三个级别,组织民警定期开展回访工作。通过“一级矛盾”线上回访、“二级矛盾”叠加回访、“三级矛盾”会诊回访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化解的实效性与长效性得以巩固。

此前,家住王母街道的一对夫妻因感情不和欲离婚,两人对财产分配问题、孩子抚养权存在争议,多次报警。王母派出所联合综治中心、妇联等多部门,将该矛盾成功调解。

事后,根据“三级矛盾”会诊回访机制,派出所对该矛盾进行了多次实地回访,夫妻双方均表示生活正常,未产生矛盾。“矛盾纠纷不仅要多元化解,还要定期回访,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进一步筑牢平安防线。”王母派出所所长邓金说。

从源头排查到多元化解,从即时处置到长效巩固,黔西南公安用“加减乘除”的精细操作,把一个个矛盾“心结”变成“连心结”,汇聚成最坚实的平安底色。(雷丹丹)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