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在身,他们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身着藏蓝,他们是守护平安的先锋力量。从军营到警营,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忠诚担当和初心本色。“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老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黎少刚同志的故事。
他褪下“橄榄绿”的军装,换上“藏青蓝”的警服,身份虽变,初心如磐;他将军人的铁血担当熔铸于公安实战,以专业素养守护一方安宁;他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真心赢得信任,用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深刻内涵。他,就是老城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长黎少刚——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军转干部,一位以忠诚本色续写军旅荣光的人民警察。
黎少刚,男,49岁,中共党员,2008年转业至洛阳市公安局工作,现为老城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从军装到警服,他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发扬军人优良作风,先后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人民警察”“三等功”等荣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转业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转业军人,黎少刚始终保持“铁军”部队的优良作风,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几年前,黎少刚突然手脚麻木行动困难,经过治疗确诊为格林巴力综合症,他每天吃激素类药物,带病坚守工作在第一线,为全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023年3月4日晚间,一位老人失足跌入老城区九龙鼎中州渠内,由于渠内水流湍急,情况十分危急。正在附近巡逻的黎少刚赶到现场,立即系上安全绳飞身跳入渠中,蹚着淹到胸部的河水,用力将老人拉向渠边,等待后续救援力量到达,老人最终被成功救起并送往医院救治。
老城十字街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旅游“打卡网红地”。今年“五一”期间,十字街及洛邑古城每日瞬时人流量多次突破11万人次。为筑牢节日安全防线,黎少刚针对性构建常态化巡逻防控与精准化预警体系,每晚部署20名警力开展不间断巡逻,并在区域主要路口设置4个治安岗亭,警力全天候值守,在防暴处突、报警求助、反诈宣传、失物招领、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今年以来,巡特警大队已受理游客报警求助168起,成功找回走失人员57名、遗失物品29件。
为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黎少刚带领巡特警立足重点区域防控需求,在热门景区、街区科学布建移动警务车与微型警务站实现关键节点全覆盖,同时在十字街区域依托现有治安岗亭组建4个防暴处突组,确保值守警力随时处于应急备战状态;作为大队长,他严格遵循“警力跟着警情走”原则,动态调整巡特警处突车及各派出所巡逻车的停靠点位与必到路线,提升响应效率。结合打架滋事等警情发案规律,黎少刚对巡逻线路实施精细化管控,确保辖区各重点区域做到“一点一策”防控。此外,黎少刚还组建了10人以上“老城骑警”队伍,平日承担高峰勤务、景区巡逻、协助接处警等任务,节假日期间开展全域集中巡逻,在节日交通拥堵时段凭借灵活机动优势成为配合巡逻车处置警情的重要力量。
为提升巡逻盘查的高效精准,黎少刚带领大队骨干主动对接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共同深化警种融合与打防衔接工作。通过建立执勤人员实时报备机制,每日将在岗人员的联系方式、实时位置同步至工作群,便于监控员就近指挥调度,实现接处警、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等工作的无缝衔接。在此基础上,黎少刚梳理近期盘查数据和案件信息,精准部署街面巡逻盘查与重点场所排查工作。今年以来,他带领大队民辅警结合巡逻防控与接处警中排查的苗头隐患,向分局情指中心和各派出所推送防范线索26条,在十字街区域开展“拍肩膀”警示65人次,抓获逃犯5人,用扎实的防范成效为打击工作筑牢根基。
在分局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巡特警大队在系列行动中累计盘查1976人,“拍肩膀”行动成功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中阻断”的实战化转型,进一步彰显了机制优化与精准施策的叠加效能。
戎装换警服,初心永不改。从军营熔炉到警营战场,黎少刚将部队淬炼的铁骨铮铮融入藏蓝警魂。他用日夜巡逻的脚步丈量平安防线,用应急处突的果敢诠释使命担当,在“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彰显着部队转业民警“退伍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的硬核担当,书写出新时代转业干部扎根基层、守护民生的最美答卷。(李保宏 余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