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联动区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及85名职工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受到当事人一致好评。
某材料公司系一家生产新型钢材的民营企业,王某等85人系该公司员工。2025年初,该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拖欠员工工资及电费,导致停工停产。同年6月,王某等人向潘集区人社局投诉,要求该公司支付被拖欠的劳动报酬。因该案涉及企业拖欠多名员工工资,关乎民生保障与社会稳定,潘集区综治中心在接到区人社局报告后,依据《淮南市潘集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迅速启动“一站式”化解机制,联动区法院、区人社局组建专业调解团队开展工作。
调解团队审阅投诉材料后,迅速组织员工代表与该公司代表进行现场会谈,深入了解情况。该公司负责人承认拖欠王某等85人工资共计122万元的事实,解释因大股东提前撤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并非恶意拖欠。公司表示账户已无余额,尚欠供应商货款及电费,目前仅余部分生产设备及钢材原料,无力支付工资。
通过沟通,调解团队明确争议核心在于工资支付时间与解决方案。该公司希望员工理解其困境,表示正在积极引入新投资,承诺注资后优先支付欠薪。员工代表则担忧公司停产、背负外债可能导致财产被查封,工资债权无法保障,故坚持要求该公司立即支付。
调解团队综合分析,认为该公司已“资不抵债”,等待注资存在不确定性且员工明确反对。为保障员工工资债权的优先受偿,团队紧扣争议焦点,双管齐下,向公司剖析现状,释明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向员工代表释明公司财产状况及可能面临的破产风险。调解团队耐心释法明理,为双方调解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促成调解合意。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潘集区法院迅速介入,对公司财产采取执行措施,并依据调解协议将员工工资债权列为优先债权,确保在公司财产处置后优先清偿。目前,潘集区法院已查封某材料公司资产,正在进行拍卖程序。此举切实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了该起85人集体讨薪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充分彰显了“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在应对群体性、涉民生纠纷中的显著优势。(童鑫鹏 吴文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