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不到半天时间就帮我找回了被盗的首饰!”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居民张女士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不久前,张女士家中的金银首饰不翼而飞,监控也被人拔掉,情急之下报了警。报警电话挂断不到10分钟,派出所民警便赶到现场,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展开细致勘查。随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公安局“盗抢专班”迅速介入,提取周边公共视频,通过分析嫌疑人的模糊身影和逃跑路线,仅用5小时就锁定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
“那些首饰是我的嫁妆,追回来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张女士说,这份“失而复得”的安心,让她对公安民警充满感激。
这起案件,正是黔西南公安以“快”守护民生的一个生动缩影。在黔西南,公安民警始终用速度与效率回应群众的每一次求助,而高效处置的背后,是警务机制的不断优化让“快速反应”成为常态。
在晴隆县,“两队一室”改革让警力布局更合理。综合指挥室如同“神经中枢”,民警实时整合警情数据和警力分布信息,大屏上滚动更新的辖区治安热力图,能精准显示警情集中区域和警力需求点。
一次,有群众报警称夜市摊因座位问题引发口角,冲突一触即发。接警后,综合指挥室快速定位现场,调度最近的巡逻警力3分钟内赶到现场,不到十分钟,民警便成功化解了矛盾。
“以前出警靠经验摸索路线,现在指挥室直接规划最优路径,还能通过公共视频提前了解现场情况,处置更有针对性。”晴隆县公安局莲城派出所所长孔德云说,改革后辖区警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了40%,群众的满意声越来越多。
在兴义市,公安机关推行“巡处一体化”模式,将巡逻警力与接处警力量深度整合,让警车成为“移动警务站”,确保遇到警情时能第一时间响应,用“就在身边”的速度缩短处置距离。
两天前的深夜,一名女子因服药过量,脸色苍白、呼吸困难,痛苦地蜷缩在路旁。正在附近巡逻的民警发现后,立即用警车开辟“生命通道”,一边拉响警笛护送就医,一边联系家属和医院急诊室。从发现该女子到送达医院急诊室,全程只用了20分钟,为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这种“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模式,让警力始终在群众看得见的地方,遇有警情能第一时间响应,就像街头的“平安灯塔”。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隐形盗贼”,黔西南公安织密防护网,让“看不见的战场”上也有“闪电出击”。
5月2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反诈中心收到预警线索后,州侦查中心立即联合银行排查近期大额取现客户,发现望谟县居民杨某在邮政银行、农商行各贷款20万元,网贷6万元,凑足50万元转入农商银行账户并准备现金支取。
经查,杨某在网上认识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何某,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何某以“有内部资源可稳赚不赔”为由,让杨某代为管理投资股票的账号,杨某信以为真,准备将50万元交给对方进行投资。
“我正准备按要求操作,反诈中心的预警电话就打来了,告诉我这是诈骗,现在想想后背都直冒冷汗。”杨某回忆,民警联系到他,一边讲解骗局套路,一边联系银行冻结了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为其成功拦截了资金。
这样的紧急拦截每天都在上演。黔西南公安通过“公安+银行+通信运营商”合署办公机制,三方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实时联动,一旦发现可疑转账,公安民警快速核实情况,银行立即启动止付流程,通信部门同步阻断诈骗号码,形成“一分钟响应、十分钟处置”的闭环,用“秒级反应”为群众的“钱袋子”上了“保险锁”。
从街头纠纷的快速调解到被盗财物的及时追回,从电信诈骗的成功拦截到紧急求助的高效处置,黔西南公安以“快”护民生,用“实”赢民心。正如兴义市桔山街道居民周阿姨所说:“看到民警在身边,遇到事不慌;知道民警办案快,心里头踏实!”(肖靖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