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人民法院茂兰人民法庭充分发挥“枫桥式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委”联动调解机制,成功化解某村村民与某农业公司之间涉及劳务和土地租赁的纠纷共70起。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站式”高效化解,有力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为优化辖区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多方联动聚合力,精准施策破僵局
纠纷源于某农业公司自2017年起承包村民土地种植铁皮石斛并雇佣村民进行管护,后因公司经营困难,长期拖欠土地租金和村民劳务报酬,引发村民群体性不满。在多次沟通未果后,村民选择寻求司法帮助。
茂兰法庭第一时间启动“法庭+N”联动调解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以及村委会共同介入。调解现场,双方情绪激动,立场分歧明显。
村民代表红着脖子说道:“我们的血汗钱拿不到,租地的钱也要不回,必须给个说法!”
“公司确实面临困难,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效益下滑,资金链紧张,短期内难以支付全部款项,村民的不理解加剧了矛盾。”公司法定代表人苦着脸回应道。
面对僵局,联动调解组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法庭干警精准释法明理,厘清双方权利义务边界;派出所民警耐心疏导情绪,搭建理性沟通平台;司法所工作人员引导双方互谅互让,倡导依法理性解决问题;村干部则积极调动村内关系资源,协助开展劝导工作。多方协同发力,有效扭转了对立局面。
分期方案纾困境,司法确认强保障
经过连续9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联动调解组抓住矛盾核心,精准开出处方,提出了兼顾双方利益的“分期付款”解决方案。既充分考虑了农业公司当前的实际经营压力与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切实保障了村民合法权益能得到实质性兑现。最终,双方均表示认可,现场达成一致意见。
为确保调解成果落地生根,避免后续履行风险,茂兰法庭在司法所工作人员制作调解协议、双方签署后,当场依法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此举赋予协议以法律强制执行力,将当事人的“纸上约定”转化为具有法律“硬约束”的保障,彻底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修复关系促和谐,护航营商助发展
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高效化解了眼前的纠纷,更着眼于长远关系的修复和营商环境的维护。农业公司法定代表人诚恳表态:“这次调解大大降低了对公司经营和信誉的负面影响,给了我们宝贵的缓冲期。请大家放心,公司将严格履行协议。眼下正值石斛花采摘季,恳请村民不要阻拦正常采摘。”村民代表也积极回应:“我们理解公司的困难,不会阻拦正常生产。愿意继续提供劳务,只有公司稳定发展,我们的权益才能最终落实。”
这70起系列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茂兰人民法庭在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过程中,坚持公正司法、深化多元解纷的生动缩影,也是“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工作模式优势的有效印证。
下一步,茂兰人民法庭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站稳服务基层的“前沿哨所”,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三进”平台),持续深化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村委会等单位的常态化协作联动机制,不断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实质解决走深走实,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更优质的司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