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24 10:38:30

黑龙江省全省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成效初显

字体:

为有效防范夏季突出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自5月下旬起,黑龙江省政府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全省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活动,由省公安厅牵头成立整治活动工作专班。活动聚焦“五大战役”,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协同攻坚,两个月以来,整治成效初步显现,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62%、34.18%。

打好“源头战”,筑牢安全根基。紧盯“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一面”等重点车辆,全省交通运输部门抽查在线车辆1.45万辆,处置安全隐患信息623条;公安交管部门动态清零重点车辆隐患,“两客一危”检验率、报废率分别达98.35%、98.25%;市场监管部门到企业强化车载罐体生产监管;农业农村部门持续加强农业机械车辆源头管理,深入实施“亮尾工程”,防范夜间追尾事故发生。各地加快淘汰57座以上大客车、卧铺客车进程,深入整治货车“大吨小标”、非法改装及电动自行车全链条隐患,严防“带病”车辆上路行驶。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细化危化品运输车、旅游客车、旅游包车、通勤客车、校车等车辆驾驶人监管措施。截至7月20日,全省“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审验率、换证率分别达到97.09%、98.89%。

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整治运输企业安全制度“空挂”、动态监管缺失等问题,精准督促客运企业严格落实安全承诺制度;各地文旅部门聚焦旅行社、旅游包车,重点督促严格落实“五不租”制度,推动整改各类安全隐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基础不断夯实。

打好“攻坚战”,消除道路隐患。各地深入排查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雨天易积水漫水等路口路段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交通运输部门排查公路2.1万余公里、桥梁1.27万余座,整改隐患560处;住建部门突出做好汛期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养护;公安交管部门全力推进部级督办公路隐患治理,已完成整改9处。各地还启动道路隐患整改项目,新增测速闯红灯抓拍和“支路哨兵”预警设施,重点治理了植物遮挡妨碍道路交通安全视距隐患,对重点国、省道实行档案化管理,建立了“一隐一档、一点一销”管理制度,提升了治理道路隐患的成效。

为护航龙江特色文化旅游全域全季高质量发展目标,省公安厅牵头选取关注度高、基础条件相对成熟的旅游线路作为试点,完善安全防护、交通监管、标志标线等设施,细化线上线下勤务安排、执法检查和巡控巡查,提升热点旅游线路治理水平,为避暑游营造安全畅通交通环境。

打好“阻击战”,严管路面秩序。各地各部门深化“警路联巡”“警农合作”“警保联动”,在高速公路推广“三道防线一张网”管控模式和“货车靠右”治理,在国、省道实施错时勤务,在事故高发路段采取联巡联控措施,实行“警力跟着警情走”,突出显性用警和弹性勤务,全力提升道路交通管控能力和水平。聚焦机动车未避让行人、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通行、酒驾醉驾等8类夏季易肇事肇祸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紧盯农村公路、国省干道和“一早一晚”,开展精准查纠和综合整治。多地多部门联合开展“百吨王”货车治理,有效防范群死群伤交通事故发生。提早研判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和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采取“政府主导+部门主责+属地主战+媒体发动+各界参与”的综治格局,制定“一域一策”“一路一策”“一点一策”的安保策略。

打好“合成战”,强化应急联动。公安交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气象等相关部门建立了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及时通过视频巡检、事件追踪、智能研判等方式,联动加强对各类警情事件实时管控和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提示提醒各地各部门事前防控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公安交管部门建立健全三级应急指挥体系,针对当前暑期、汛期、假期“三期叠加”安全形势和道路交通特点,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加强应急物资、救援队伍准备,一旦遇有突发紧急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省、市两级交警指挥中心实行恶劣天气“交警、交通、交投”三方战时合署办公,联动处置突发事件。

打好“氛围战”,深化宣传教育。广电部门积极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报道,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司法部门将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依托全省普法宣传矩阵发布推送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内容;公安交管部门深化“五大曝光”行动,形成了较强的警示氛围。各地公安交管、交通运输部门开展高速公路“亮屏”行动,高密度滚动播放道路交通安全信息提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培训,共474名安全监管人员参加培训。

【责任编辑 -关俊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