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稳则天下安。面对矛盾纠纷多元复杂的新形势,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深刻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县乡综治中心为主阵地,创新推行“公安民警、检察官、法官、司法行政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简称“四警一律”)联动解纷体系,通过资源大整合、力量大下沉、服务大优化,有效破解了基层政法力量分散、协同不畅的难题,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机制运行以来成效斐然,2025年上半年,全县成功调处纠纷1085余件,成功率高达98.5%,其中重大疑难复杂纠纷120余件;民事诉讼立案数同比下降18.7%,信访总量下降23.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矛盾化解的“终点站”。
一、高位推动 构建“党委统领、五力协同”新格局
(一)县委高度重视,顶格谋划部署。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将“四警一律”机制列为“一把手工程”,召开3次常委会专题部署,明确“党委统揽、政法主抓、部门联动”路径,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政法委书记一线督战,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
(二)制度筑基强责,明晰职能分工。县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四警一律”进中心解纠纷联动机制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公安民警负责治安类矛盾前端处置;员额法官提供法律指导与司法确认;检察官联络员(检察院派驻)监督调解合法性,衔接公益诉讼线索;司法所干警统筹调解资源;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提供专业法律支撑。
(三)实体高效运行,全域覆盖下沉。高标准建设12个乡镇综治中心,同步设立“四警一律”联合调解工作室,实行“定期坐班+预约+应急响应”机制,全县共下沉公安民警62名,司法行政人员33名,检察官12名、法官10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12名,确保全域覆盖,力量直达一线。在梨树乡综治中心,因征地补偿引发的群体性纠纷中,民警稳控现场、法官释明补偿标准、检察官监督程序合规、律师核算法律权益,仅用3天促成48户村民签订协议,实现“零上访、零诉讼”。
二、机制创新 打造“分层过滤、一站解纷”全链条
(一)“三调联动”筑牢前端防线。推行“人民调解优先、行政调解兜底、司法调解终局”三级过滤机制。一是律师主导专业性调解。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针对合同、医疗等专业领域纠纷,2025年化解涉企纠纷7件,挽回损失40余万元。二是检察官嵌入监督闭环。对调解协议进行合规审查,对涉公共利益案件启动“调解+检察建议”双路径,督促整改隐患11处。三是法官终局赋强执行。司法确认书出具率100%,执行率100%。驼腰子镇村民李某与合作社的劳务纠纷,经律师调解达成协议后,法官现场完成司法确认。3日后合作社拒付赔偿,李某凭确认书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全程“零成本”。
(二)“数字赋能”提升响应速度。与中国电信桦南分公司合作,打造数字乡村智慧平台,除了人房网格等基础信息以外,还开通了“云上调解厅”远程解纷系统,电信提供千兆光纤网络+“天翼云会议”技术支撑,在全县12个乡镇、192个村屯设立视频调解终端,“四警一律”成员远程联动调解。桦南镇八旬老人赡养纠纷中,子女分居三省,通过“云上调解厅”连线法官释法、律师析产、检察官监督,2小时达成赡养协议,节省群众路费超万元。
(三)资源整合释放乘数效应。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响应链,司法行政人员常驻坐班,公安民警随叫随到,法官检察官定期坐诊(每周1-2天)+应急响应,律师定期值班+按需参与。今年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10余次,参与调解案件76件,调解成功率98.2%。集成调解、法援、诉讼辅导等职能提供“套餐式”全科服务,农民工欠薪“调解+法援+速裁”链条追回120万元。
三、职能深化 释放“专业互补、法治惠民”新效能
(一)律师成“主调手”,法治服务直达末梢。一是全域覆盖。实现“一乡镇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自入驻以来,开展法治讲座31场,修订村规民约19份,参与乡、村法律咨询712人次,参与法律进学校、法律大集等普法活动46场次;二是攻坚疑难案。在金沙乡宅基地继承纠纷中,律师厘清30年前土地档案,促成五兄妹和解,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二)检察官转“治理者”,公益守护向前一步。一是信访件件清。依托乡镇综治中心受理控告申诉182件,7日内程序回复率、3个月内办理过程答复率100%;二是公益守护前移。发现农药包装污染线索,通过调解督促回收废弃农药瓶11万个,同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三)法官变“治未病医生”,降诉减访成效显著。一是巡回审判进中心。在综治中心开设“微法庭”,审理典型案件3件,群众旁听超130人次;二是类案指导防风险。针对频发的农资买卖纠纷,发布风险提示手册,2025年同类案件下降25%。
四、善治样本 绘就“双降双升、未诉先办”新答卷
(一)纠纷化解效能实现“双降双升”。一是初次信访量与信访总量双下降。初次信访登记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26件59人降至2025年的19件25人,同比下降26.9%,矛盾源头吸附化解能力增强;信访总量从573件1025人锐减至418件963人,降幅达27.1%,群众维权渠道更趋理性。二是调解能级双跃升。2025年全县乡镇综治中心通过“四警一律”机制成功调解纠纷76件,调解成功率达98.2%,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远程调解占比突破38.7%,依托电信“云上调解厅”化解跨省纠纷7起,为群众节省差旅成本超10万元。
(二)智慧治理开创“未诉先办”新局。一是风险预警防患未然。2025年电信数字乡村智慧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群体性事件苗头、溺水安全隐患等风险预警17条,通过联动处置实现风险清零,相关区域群体性事件、安全事故、“民转刑”案件实现“零发生”。二是法治服务直达末梢。群众满意度从92.4% 跃升至98.6% ,创历史新高;检察官通过平台受理控告申诉182件,实现7日程序回复、3月过程答复“两个100%”目标。
(三)社会治理成本实现“双重压缩”一是时间成本减半。纠纷平均处置时长从21天压缩至8.4天,效率提升60%; 二是经济成本锐减。远程调解使单案办理成本降低67%,司法确认书出具时效提速至1.5天。
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安”,从“矛盾上交”到“就地化解”,从“舟车劳顿”到“指尖解纷”,“四警一律”进中心模式让法治力量在基层扎下深根。正如民主村村民王某所言:“现在到中心,警察主持公道,法官讲法理,律师给建议,家门口就能把事办妥!”桦南县以“解纷终点站”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法治内核,持续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桦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