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18 19:27:06

帕米尔高原盛开“警茶”普法之花——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克州边境管理支队盖孜边境检查站普法纪实

字体:

2025年以来,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仑口乡的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克州边境管理支队盖孜边境检查站以“普法精准化、法治标准化、服务人性化”为抓手,打造景区“警茶”普法点位,用好了“边境小迪”IP普法渠道,为各族群众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得到辖区群众好评,被过往旅客誉为“帕米尔高原普法宣传第一站”。

图为检查站民警在警茶服务点为旅客进行普法(1).jpg

精准普法:让法律 “听得懂记得住”

针对语言差异和外来务工人员法律需求,盖孜边境检查站建立“国家通用语言+民族语言”双轨普法机制,组建“双语普法党员先锋队”,将社会治安、边境管理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翻译成方言土语,结合习俗、生活场景进行“大白话”解读。制作宣传单1万余份,期间走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录制《防范电信诈骗小课堂》短视频、音频30余条,让法律在人民群众中“听得懂、记得住”。

“多维普法”打造全媒体普法。盖孜边境检查站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打造“边境小迪”IP,构建“线上+线下”“传统+新兴”多维普法矩阵,常态化在报刊、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图文、短视频等“轻量化”“趣味化”普法内容,实现人民群众在玩手机时就能“偶遇”“学习”法律知识。“边境小迪”IP累计在全网发布普法视频20余条,全网流量上百万。

“警茶普法”增添普法活力。盖孜边境检查站依托“警茶”服务点区位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警茶”为载体,常态围绕旅游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实在在的案例故事,通过“轻松聊天”宣传方式,为过往旅客送上了“法治套餐”,有效形成“民警讲法+群众学法”的互动链条。

今年以来,盖孜边境检查站依托“警茶”服务点开展普法宣传辐射人员4万余人次,“警茶普法”模式,剥离了普法的“刻板感”,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了解了法律、掌握了法律,构建起了效果持久的常态化、长效化普法体系。

图为盖孜边境检查站在国家安全日开展普法活动(1).jpg


贴心服务:法治关怀送到身边

坚持“以人为本”,急群众所需,以人为本传递法治温度。盖孜边境检查站针对驻地群众、过往旅客“急难愁盼”的法律需求,探索建立“需求清单+精准对接”服务机制,打造“法律咨询驿站”。依托《法律服务团队联系卡》,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热线,提供“一对一”咨询解答。针对驻地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送法”“上门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帮助解决涉劳务合同纠纷、边民互市交易争议、车辆事故等实际问题20余起。

优化服务,以高效化效能提升法治体验。盖孜边境检查站大力优化通关查验流程,依托“边境检查站智慧查验平台”缩短旅客、车辆候检时间,同步嵌入边境法律告知与权利义务电子提示环节;推行“法律一站式”咨询解答机制,建立“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窗口,配备基础法律读本、边防法规宣传册及常见问题解答指南;设立“法治体验岗”,常态邀请过往群众参与执法监督,通过将严格执法与柔性关怀有机结合,让法治理念在细微关怀中浸润人心。检查站通关效率较同期提升50%,边境法律告知覆盖旅客超300万人次,“法律一站式”咨询解答和“24小时法律咨询”,调动旅客参与法治体验主动性和积极性。

立足实际,筑牢法治边境根基。盖孜边境检查站聚焦边民互市、邻里纠纷、旅客纠纷、跨境司机等重点领域,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联动化解机制,针对贸易纠纷、邻里争议等常见问题,深化“警地联动”法治协作,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等力量,提前介入、精准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了边境地区法治防线。

今年以来,盖孜边境检查站开展“案例+法规”现场教学5场次,联合司法所、村委会举办法治专题培训1场,覆盖边民1000余人次,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边境法治生态。

图为检查站民警在警茶打卡点为过往旅客普法(1).jpg

共治共享:筑牢边境法治防线

深化“基层治理”,强化制度机制建设,夯实法治基础。盖孜边境检查站坚持“制度先行、标准引领”,推动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一方面,系统梳理边民互市、跨境务工、边民证办理等12类高频场景的法治指引,明确“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实现“法有明据、事有规程”。另一方面,强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制定《边境检查执法实施细则》,细化证件查验、物品抽检法律标准,全年执法满意度达99.6%。

激活多元共治活力,凝聚平安建设合力。盖孜边境检查站打破“单兵作战”模式,构建“检查站主导、友邻单位联动、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主动与驻地乡(村)、友邻单位建立“法治共建点”,选派法治业务骨干担任“法治联络员”,协助基层组织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法律咨询、参与涉法事务研判。同时协助基层组织培育25名“法律明白人”“护边法治员”,通过集中培训、案例带教等方式提升其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使其成为基层法治“活字典”“调和剂”。目前,“法律明白人”已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活动300余场次,成为群众身边“信得过、叫得应”的法治服务主力军。

聚焦矛盾源头化解,筑牢平安稳定防线。盖孜边境检查站建立“预防预警—精准排查—多元调解—跟踪巩固”全链条治理机制,积极发动护边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组成“流动观察哨”,每周开展“串门式”走访,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邻边土地争议等“隐性”隐患,通过“法律释明+民俗疏导+情感调解”组合拳,做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稳定一方”目标,群众对基层法治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显著增强,切实将边境辖区打造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法治示范高地。(任冬晨)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