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18 12:56:34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人民检察院:精准帮教 助力涉罪未成年人重返正途

字体:

深夜,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的街道静谧,月光将两道年轻的身影拉得很长。他们不是晚归的学生,却流连于路边的私家车旁。手指轻轻一拉,未锁的车门成了他们眼中的“盲盒”,车内的零钱、小物件,是刺激游戏的“战利品”。不久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系列盗窃车内财物案,揭开的不仅是几起案件,更是一群少年模糊了法律边界、将刺激当游戏的迷茫青春。

1752810854536.png

面对这群“拆盲盒”寻乐的少年,汤原县人民检察院没有也不能选择简单的“一诉了之”。他们手中握着的,是法律赋予的尺度,更是社会寄予的期待——如何让迷途的船,找到归航的灯塔?最终,法院依法对涉案未成年人宣告缓刑。而判决之后,汤原县检察院依托“东极暖阳·小汤圆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中心”,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关键的缓刑考验期。一场以“挽救”为名的精准导航,悄然开启。

1752810878041.png

精细审查:不是简单的“诉”,而是负责任的“缓”

案件进入审查环节,“东极暖阳·小汤圆”的检察官们首先做的,是俯下身子,倾听少年们背后的故事。深入的社会调查,是必经之路。检察官们走进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社区、学校,了解他们成长的皱褶:缺失的陪伴、不当的管教、交友的偏差、或是被忽略的心理诉求……每个少年的犯罪动机、深切的悔意、家庭的监护能力,都成为案头沉甸甸的材料。

1752810905477.png

“‘宽严相济’不是一句口号,对未成年人尤其如此。”一位承办检察官坦言,“宣告缓刑,不是‘不罚’,而是在非监禁状态下,给他们一个真正认识错误、改过自新的宝贵机会。”基于详尽的调查和综合评估(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真诚悔罪、再犯风险、家庭帮教条件),汤原县检察院审慎地向法院提出了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法庭上,不仅有法律的威严,更确保了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的在场,守护着少年们迷茫中应有的权利。

家庭处方:一纸令状,唤醒沉睡的监护责任

翻阅卷宗,走进家庭,一个共性问题浮出水面:监护的缺位或失当,是少年迷失的深层土壤。“孩子犯错,家庭难辞其咎。挽救孩子,必须从修复家庭开始。”办案团队深谙此理。

1752810931916.png

于是,一纸纸带着法律温度与检察关切的文书,送达涉案未成年人父母手中——《督促监护令》和《家庭教育指导令》。这绝非千篇一律的告诫。检察官们像开“家庭处方”般,针对每个家庭暴露的问题——“疏于沟通”“管教粗暴”“放任自流”,在令状中清晰列出“监护失职清单”,并指明具体的改进方向:“每周不少于两次深入谈心”“关注孩子社交圈”“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

1752810953336.png

仅有令状还不够。汤原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妇联、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力量,在家庭教育辅导站,为这些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个性化“诊疗”。当一位父亲攥着《督促监护令》,听着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回想起自己常年在外务工对儿子的忽视,这个东北汉子眼眶红了:“检察官,这纸‘令’,打醒了我啊!娃走歪路,我有大错……” 愧疚之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感被唤醒。 

考验期的守护:织一张有温度的帮教网

缓刑宣告,并非故事的终点,而是挽救征程的关键起点。汤原县人民检察院深知,考验期内若缺乏有效引导,缓刑可能流于形式。如何让这段考验期成为真正的“矫正路”和“缓冲带”?

1752810979057.png

“东极暖阳·小汤圆”团队将帮教工作深度融入缓刑考验期,构建起“司法-家庭-社区(学校)”联动的立体帮教网络。一份份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帮教方案诞生:定期向检察官、司法所工作人员真诚汇报思想动态;参与社区公益服务,体会付出的价值;接受检察官或专业力量提供的定制法治教育和道德引导,明晰行为的边界;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驱散阴霾,重建阳光心态。

1752811004296.png

他们定期回访,像朋友又像师长,与监护人、社区矫正人员促膝长谈,了解少年的点滴变化,评估帮教效果。“最近情绪怎么样?和父母沟通有改善吗?学习(工作)还顺利吗?” 这些看似平常的询问,背后是对帮教措施动态调整的依据。目标清晰:避免走过场,确保帮教精准、持续、有效,切实帮助少年们纠正行为偏差,在心中树起规则的界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延伸的触角:为了更多孩子的岁月静好

个案背后,检察官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面。为何少年深夜还能在街头游荡?那些灯光暧昧的网吧、KTV,是否存在监管的缝隙?这些问题,同样是犯罪的诱因。

1752811024834.png

汤原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将办案中发现的隐患,转化为一份份精准的检察建议书,送达公安机关、市场监管、文旅等职能部门。建议内容直指核心:加强营业性娱乐场所日常巡查力度,严格落实身份核验,确保“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识如同醒目的警示灯,照亮每一个可能被忽视的角落。这不仅是督促履职,更是从源头上为所有未成年人营造更清朗、更安全的成长空间,让“月光下的诱惑”无处遁形。

一堂“拆”不掉的法治课:让盲盒回归童真

如何让这起案件,成为浇灌更多少年心田的法治雨露?“东极暖阳·小汤圆法治宣讲团”迅速行动。他们从案件中提炼警示,精心烹制了一堂主题为“‘拆’开法律盲盒,守护青春坦途”的法治营养课。

1752811049436.png

没有枯燥的法条堆砌。课程中,检察官巧妙运用脱敏后的真实案例,还原“拆盲盒寻刺激”的荒诞与沉重代价;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代入角色,感受法律的边界不可逾越;互动问答,解开孩子们心中关于“刺激”与“违法”的困惑;精心制作的微视频,直击心灵。核心直指:真正的“酷”,是懂得敬畏规则,是拥有明辨是非的智慧,是守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这堂源自真实案件的课程,已成为该院20名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的“硬核”内容,在汤原县多所中学开讲,数千名学子沉浸其中。这堂课,旨在为青春的冲动筑起一道思想的堤坝。

暖阳恒在:照亮归途,守护远航

“孩子走岔了路,哪个当父母的不心疼?判缓刑是法律给的机会。我们‘东极暖阳·小汤圆’要做的,就是在考验期里,像家里人一样多上心、多拉一把,陪着他们稳稳当当地走回正道,别再迷路了。”检察官刘珊的话语轻柔,却透着沉甸甸的担当。

1752811085618.png

据了解,在汤原县检察院这套融入了精细审查、家庭唤醒、全程帮教、环境净化、源头预防的“暖阳”体系下,涉案的缓刑少年们正逐步重回正轨。思想的波动被及时疏导,行为的偏差得到有效矫正,家庭的小船修补裂痕后重新扬帆,社会层面,职能部门对重点场所的监管篱笆也在扎紧。

“东极暖阳·小汤圆”,这个名字寓意着这片黑土地上对未成年人的守护之光。依托这个平台,创新运用“3611”工作体系和“五个‘+’工作法”,汤原县人民检察院的努力远未停止。他们持续探索如何在缓刑考验期内,将教育、感化、挽救做得更深更实,如何更有效地撬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的融合之力。这束暖阳,不仅照亮了个案的归途,更致力于为所有汤原少年的青春之旅,铺就一条远离犯罪阴霾、洒满法治阳光的平安大道。(刘珊)

【责任编辑 -关俊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