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廉洁建设的决策部署,紧扣“清廉广元·生态社会”建设目标,坚持系统思维、多措并举,以强化党建为引领,以健全机制为保障,以严格监管为抓手,以专项治理和培优激励为驱动,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着力营造规范自律、诚信尚廉、活力充盈的社会组织发展生态。
党建引廉,铸牢政治根基
建立市、县两级多部门协同机制,将党的全面领导深度融入社会组织管理全链条。首先,组织覆盖提质效。深化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全市680家社会组织中,已建党组织353个,视同覆盖235家,覆盖率提升至86.5%。其次,制度筑基强引领。严把登记入口关,修订《章程示范文本》,将党建、清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入章”作为成立前置硬性条件,2024年新成立社会组织“三入章”率达到100%。最后,骨干培育树标杆。推行管理层与党组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成功推荐11名党员骨干担任负责人,鼓励设立纪检委员强化监督。将清廉建设纳入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必修内容,筑牢思想根基。
机制护廉,扎紧制度篱笆
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环节,构建规范透明、防控有力的制度体系。严审“关键人”。制定负责人“五关”(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审核标准,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和考察责任。严格公职人员兼职审批,健全任职准入、约谈提醒、从业禁止等制度。规范“敏感线”。出台《广元市社会组织收费行为和评选评奖负面清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目录和标准》,为涉企收费划红线。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入开展乱收费自查自纠。健全“治理链”。出台《广元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工作指引》《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参考标准》,确保清廉单元建设有标可依。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议事规则、选举程序、信息公开、财务管理等内控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管钱、管事。
监管强廉,织密防控网络
构建全周期、多维度监管格局,有效防范化解廉洁风险。闭环管理严把关。建立“登记前指导——登记中审核——登记后监督”全链条监管模式。精准抽查重实效。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力度,对30家社会组织进行财务专项抽查。信用联动促自律。建立健全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完善行政执法与纪检监察、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压实主管单位责任。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对会员严重违规行为实施业内通报、取消资格等自律惩戒。清理整顿净环境。加大“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力度,对问题机构依法发出整改通知或启动行政处罚。
治理育廉,涵养清朗生态
坚持整治与激励并重,净化发展环境,激发内生动力。重拳治乱优秩序。聚焦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等重点,成立广元市整治社会组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工作专班,严厉查处涉企违规收费协会15家,实施行政约谈12家、行政警告12家。文化浸润扬清风。组织1850余名会员及从业人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指导打造“清廉书吧”“廉洁文化长廊”等阵地,举办清廉主题读书会、书画展等活动10余场,推动“知廉守廉崇廉尚廉”蔚然成风。培优激励树导向。将清廉建设成效与等级评估、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品牌选树挂钩。在全市遴选20家清廉示范培育点,引导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大工作。每年定期举办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已累计培育“蜀慈善邻·声动广元”等公益创投项目22个,投入资金60余万元,惠及群众超30万人次。
下一步,广元市将持续巩固深化建设成果,健全前置审核与内部治理机制,强化清廉文化浸润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在规范自律、诚信尚廉的轨道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清廉广元·生态社会”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范 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