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按照你说的复查制种玉米天花好几遍,你说解雇我就解雇我,你欺负我们外地人,快给钱、快给钱!”老张愤怒地说道。近日,一场承包老板与务工人员因“辱骂”“斗气”拒付劳务费引发的纠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一六四团二连制种玉米地上演,围观的工人越来越多,推搡行为时有发生,冲突已然爆发。
调解员接报后,立即上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一六四团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启动联调联动解纷机制,召集司法所、派出所等工作人员成立调解小组赶往纠纷现场。据了解,工人老张在地里抽花时,老板发现老张复查的不干净,让他仔细一些,老张不服并出口辱骂老板,老板一气之下将其解雇,并拒绝支付工资,双方矛盾一度升级。
老板表示:“他一直没有说不付他劳务费,他干得不好,我让他干仔细一些,但他不听还一直辱骂我,让我非常生气。”老张表示,他复查4个小时,一遍一遍地检查,老板挑刺说他干得不干净,肯定不高兴,说解雇就解雇他,还不给工资,真是欺负人。
调解员听完双方陈述,了解这一矛盾症结后,首先安抚双方情绪,利用“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从法、理、情等方面劝导双方,一方面针对老板斗气拒付的心理,耐心释明法律规定和拒不支付工资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指出老张辱骂他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法律后果,引导老张认识过激维权行为的法律风险。
最终,经过调解员2小时的调解,让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握手言和,老板当场支付老张4小时工资80元,老张也向老板道了歉,这起由“辱骂”“斗气”引发的劳务风波,在司法所和派出所的联动调解下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小案不小办,此次调解的成功,得益于综治中心的联调联动解纷机制,既有效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又引导职工群众依法维权、文明讨薪,真正让调解解纷成为修复社会关系、促进基层善治的连心桥。如今,在一六四团“有矛盾找调解,有调解找综治中心”已成为职工群众的共识。(陈盼盼 刘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