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的监督协调,不仅帮我解决了生意上的难题,更让我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温暖。”近日,在湖北省沙市区检察院听证室里,再次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的社矫对象陈某向检察官表达了由衷地感激。
陈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自2022年3月8日起在沙市区社矫局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他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按时报到,定期上交思想小结,思想状况稳定。2023年,沙市区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陈某同时担任湖北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常年负责多个养殖基地的技术指导和公司小龙虾原料收购组织工作,因业务特殊性需频繁前往周边县市的虾田养殖场和水产交易市场开展业务。考虑到陈某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表现,该院积极监督司法局依法依规为其办理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审批,在严格遵守社矫管理规定的同时,全力保障其合法经营活动顺利开展。这份司法温度也转化为了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在多方协同助力下,陈某所在企业2023至2024年年产值均突破9500万元,带动600余人就业,年加工水产品超1.1万吨,让代表“荆楚味道”的小龙虾持续香飘更广阔的市场。
同样带着“荆楚味道”闯市场的,还有社矫对象肖某。肖某自2024年5月6日起在沙市区社矫局接受社区矫正,矫正期限为三年三个月。肖某现为荆州市某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该公司生产的荆州鱼糕连续三年获评“荆楚味道”十佳产品称号。为了将“荆楚味道”走的更远,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开拓市场,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某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供货合同,肖某正是这笔业务的负责人。今年4月15日,肖某因工作需要提出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
“社区矫正既要守住监管底线,也要保障合法权益。”对此,沙市区检察院在与区社矫局、司法所磋商后,围绕法律适用、外出风险及后期监管等问题深入分析研判,并决定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
7月9日,一场听证会在沙市区检察院举行,邀请人民监督员、社矫局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听证会上,检察官详细介绍了陈某、肖某在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以及另外3名申请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的社矫人员的相关情况。经过提问、核查和综合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该5人的申请符合社区矫正规定,应予批准。
听证会结束后,5名社矫人员集中接受了一场深刻的法治教育。检察官立足检察监督职责,围绕社区矫正监管规定和违法犯罪后果进行深入讲解,为他们敲响守法警钟。同时,结合其身份特点和外出经营需求,检察官重点强调了跨市县活动期间必须履行的报告义务、定位监管要求以及紧急情况处置流程,引导社矫人员深刻认识违反相关规定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社矫人员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各项规定,珍惜机会、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回报司法机关的信任与帮助。
据悉,近年来,沙市区检察院精准把握社区矫正中“监管”与“发展”的平衡,将优化营商环境和检护民生专项工作理念融入刑事执行监督工作。通过常态化走访掌握矫正对象实际需求,以公开听证促公平公正,用“评估—监督—回访”全链条机制,让矫正对象“走得出”更“管得住”。
从田间虾田到餐桌鱼糕,检察机关以法治护航为“荆楚味道”拓宽发展渠道,也见证着他们重归社会、再创价值的新生之路。下一步,沙市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担当履职,让刑事执行监督既有维护正义的锋芒,亦有春风化雨润泽新生的温度。(薛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