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11 10:59: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三团:专职人民调解员解锁纠纷化解“秘籍”

字体:

为创新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新机制,提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三团司法所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调解秘籍分享会”。专职人民调解员摇身变为“调解分享者”,用真实又鲜活的案例,开启了一场纠纷化解的奇妙探索之旅。

IMG_2952.JPG

分享会一开始,专职人民调解员们并未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拿出一个神秘的“调解盲盒”。盲盒里装着写有不同纠纷关键词的卡片,如“楼上漏水导致楼下住户精神衰弱”“同胞兄弟为钱反目”等,邀请台下学员随机抽取盲盒。抽取到“楼上漏水导致楼下住户精神衰弱”盲盒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赵娅茹便以这个话题为引子,开始分享自己曾经处理过的真实案例。

在这个案例中,楼上楼下两邻居围绕着不足一平方米、预估维修费用仅不到300元的邻里漏水纠纷展开。双方当事人因赔偿金额、维修时间僵持不下,甚至恶语相向。调解员没有直接谈钱,而是先当起了“情感调解员”。她了解到楼上住户并非不愿赔偿,而是觉得楼下“小题大做”,且近期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维修;楼下住户则认为对方态度敷衍,咽不下这口气。摸清矛盾根源后,调解员邀请双方到漏水现场,共同查看受损情况,同时算起邻里情分账“咱们做邻居这么多年,低头不见抬头见,为这百八十块伤了和气多不值当。”“不好意思大姐,我给你修,一定给你修好。”“大妹子,这件事我也有问题。”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这场百元纠纷以“情法融合”的方式圆满化解。

IMG_2953(1).JPG

赵娅茹分享出自己总结的“三步调解法”:第一步是倾听与共情,放下预设和偏见,真正理解双方的需求和情绪;第二步是创造性解题,打破常规思路,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共赢方案;第三步是长效化巩固,建立后续沟通机制,防止矛盾反弹。

随后,盲盒中其他的案例也被一一开启。“同胞兄弟会为钱反目?”“不可能”“为了钱不顾亲情了吗?”大家议论纷纷。专职人民调解员马秀英娓娓道来,2024年5月,杨某甲因资金周转需要向胞兄长杨某乙借款五十万元,并承诺于当年12月31日前全额清偿。还款期限届满,杨某甲仅偿还五万元,剩余款项经杨某乙多次催讨,仍未予清偿,导致兄弟关系严重恶化。调解员告知杨某甲,杨某乙因罹患冠状动脉疾病住院治疗,亟需资金维持后续治疗。经过长达3小时的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还款协议:2025年3月24日前支付5万元;2025年12月31日前支付10万元;2026年12月31日前结清30万元。协议签订后,杨某甲擦了擦眼泪说:“这次调解既维护了我的合法权益,又保全了我们数十年的手足之情,实属难能可贵。”

这场充满创意的人民调解分享,不仅让司法所干警和专职人民调解员收获了满满的“调解干货”,更打开了纠纷化解的新思路。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新颖的方式,就像一场调解智慧的“头脑风暴”,让我们对今后的调解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三团司法所将通过此类创新模式,打造一支更加专业、灵活、富有创造力的人民调解队伍,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法治力量。(吴嘉仪)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