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合阳县公安局金水派出所民警在星火工作室进行入警宣誓,提升职业荣誉感(曲珍珍 摄)
凌晨两点的陕西省合阳县街道,冷风嗖嗖。金水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又整理一下裹在这名走失女童身上的外套,继续轻声哼唱着儿歌安抚她的不安情绪;清晨7点,轻生女子被辅警从楼顶边缘拉回安全区域,刮破的警裤见证了这场生死救援的惊险瞬间;傍晚时分,社区民警魏娇的微信群里弹出居民求助信息,她放下碗筷匆匆出门……这些场景,只是金水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的几帧画面。
作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之一,金水派出所用21年“全国一级派出所”的坚守,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注入三秦血脉。在这里,“党建红”、“科技蓝”、“暖心橙”交织成基层善治的底色,警民共治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红色引擎:党建引领铸就忠诚警魂
“每名新警入职,第一课是面对党旗宣誓。”金水派出所所长王京红说。烈士陵园内的革命壁画前,青年民警聆听着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的故事,轻抚着刻有烈士英名的纪念碑;烈士纪念馆里,荣誉勋章、泛黄的手稿等实物展品,诉说着革命先辈“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初心。这些沉浸式的红色教育,正是“红旗党支部”创建成果的生动展示,也让“公安姓党”的信念深深刻印在每位民警心中。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024年以来,金水派出所以县局三大品牌之一的“星火计划”为契机,成立了集警史所史、警营文化、荣誉激励、廉政教育于一体的“星火计划”工作室。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集体二等功”“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等5项国家级荣誉的奖匾;“执法为民 666”“长得帅,破案快”等群众代表赠送的50余面锦旗,无不体现着枫桥精神的赓续传承和优异成绩。
2023年新警员党力岩入职时,所长王京红指着墙上的锦旗说:“这些不是荣誉,是群众沉甸甸的信任。”在这里,每一名新警员都要完成“三个一”必修课:参观一次警史馆、聆听一次老民警故事、写下一篇从警初心感悟。“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金水派出所已经有4人收获了这样的国家级荣誉。
“没有次优,只有最优”,这是社区民警魏娇参加工作以来的座右铭。密密麻麻记录着辖区18920名居民各类信息的工作日志,是她从警9年的为民“勋章”,也是作为一名党员民警的使命担当。“妈妈答应你,这周末一定陪你出去玩耍”这样的话,魏娇不知道对她3岁的孩子说了多少遍。作为一名成家的女性,除了社区民警,魏娇还有多重角色,如何平衡、取舍,是她要面临的选择题。
一个周末,魏娇收到辖区张某发来的微信,他与孩子走散多时,十分焦急。魏娇第一时间将孩子的相关情况发至微信朋友圈,并组织民警在合阳县城全力寻找,结果仅用两个小时就将孩子找到。等到将孩子送回家时,她才猛然想起自己的孩子还独自在家,心里很是愧疚。
魏娇总结的“八步工作法 ”成为全局社区警务工作的“教科书 ”: 一 访(入 户 走 访 )、 二 建(建立档案)、三筑墙(筑牢安防)、四查(安全检查)、五通(消息灵通)、六整治(整治乱点)、七服(服务群众)、八宣(平安宣传)。2024年以来,她通过“警民微信群”及时预警,成功阻止了7起电信诈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小灵通”。
在金水派出所,“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是硬规矩。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每月牵头召开“警民恳谈会”;党员示范岗每天早高峰在学校门口护学,晚高峰在商圈巡逻。2025年以来,党员民警累计为群众代办户籍业务120件,调解矛盾纠纷187起,用行动诠释“一个党员一面旗”。
科技赋能:智慧警务织密平安网
“叮铃铃……”2025年3月的一个深夜,警格长校家辉的手机突然响起。
某小区网格员在微信群里发来消息:“3号楼疑似有燃气泄漏!”
校家辉第一时间联系消防部门,同时和网格员一起赶到现场,及时疏散群众、排除隐患。
这得益于“1+1+N”警网融合模式——每个警格由1名网格长、1名警格长和多名网格员组成,微信“塔群”覆盖所有小区、商户、行业场所,实现了警情发现快、响应快、处置快。警网融合:1+1+N模式打通“神经末梢”。
另一方面,建立日汇报、周小结、月分析制度,整合梳理接处警、“12345”工单、视频巡查、群众投诉、社区反馈等综合信息要素,通过碰头分析、跟进研判,精准掌握复杂警情、突出矛盾、风险隐患和情报信息,指导警格长因势而动,做到防范重点更突出、方法更灵活、措施更有力。
辖区60个警格中,每个网格都有一本“活台账”。社区民警通过“背包警务”工作机制走街串巷,包里装着反诈手册、矛盾调解记录本,还有移动终端设备。2024年以来,金水派出所通过网格排查化解安全隐患210处,采集更新人口信息1.2万条,真正做到“人在格中走,矛盾格中解,事在格中办”。
“雪亮工程”让犯罪无处遁形。综合指挥室的大屏上,906路高清监控实时滚动。“警察同志,我车里的香烟和酒都不见了……”
2025年1月,金水派出所接到辖区李先生报警称,早上准备开车时发现车内的香烟和酒都不见了。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车辆并没有被砸、被撬的痕迹,便利用“雪亮工程”视频监控逐帧分析案发周围情况,发现有两名男子总是在车辆附近徘徊,形迹可疑。民警随后利用视频监控沿路追踪,最终于当日19时许锁定了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并将其抓获。“过去靠腿跑,现在靠‘云’追,科技让犯罪无处遁形。”指挥室民警雷强说。
随着智慧安防系统的不断升级,70%的居民小区安装了智能门禁,90%的行业场所接入“智慧安防”系统,校园周边加装“一键报警”装置。 据 统 计,2024年辖区传统盗抢骗案件同比下降21.9%,电诈案件降幅达68.6%,3名民警因反诈预警成效获公安部通报表扬。
2024年9月4日,合阳县公安局金水派出所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金水管家”、五色花志愿者等在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曲珍珍 摄)
警民共治:“金水管家”激活治理春水
每天清晨,500余名“金水管家”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中有内保干部、“五色花”志愿者、物业人员等,既是治安巡逻员,又是民情收集员。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金水管家’帮忙,我真不知道该去哪儿找老父亲!”王女士紧紧握着金水派出所民警的手,情绪十分激动。原来,她父亲出门遛弯许久未归,家里人都十分担心年逾八旬的老人是否会迷路。派出所接到求助后,立即安排专人调取视频监控,同时在“金水管家”微信群发布老人的相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小时,微信群就发来了消息,是一名志愿者在某街道路边发现了老人。在民警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被安全送回。这场快速高效的寻人行动,正是金水派出所全民共治成果的生动体现。
这支群防群治队伍建立了“吹哨—报到—处置”机制:发现隐患及时“吹哨”,民警接单后快速“报到”,联动相关部门高效“处置”。据统计,2024年以来,“金水管家”协助破获案件17件,调解纠纷320起,这是警民共治的一份优异答卷。
合阳县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民警小郭就已背着印有“民警说事”字样的背包走向凤凰社区广场。折叠桌刚支起,就有老人围上来:“小郭,今天讲啥新套路?”小郭抖开红底黄字的横幅,用合阳方言拉开了“流动说事摊”的序幕——这是金水派出所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城市肌理的日常一幕。在这座连续21年获评“一级派出所”的警营里,铁纪与柔情交织,既锻造出规范执法的“硬实力”,又孕育出温暖人心的“软服务”,让“最后一米”的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大叔大妈听仔细,陌生电话别轻信……”小郭的顺口溜在广场上回荡。他将“免密支付诈骗”、“保健品退费陷阱”等案例编成“三句半”,配合自制的反诈展板,逗得72岁的张奶奶直拍大腿:“这比电视里的小品还好看!”
2024年以来,这样的“流动说事摊”已在辖区11个社区、9个自然村落地,小郭的“民警说事”背包里永远装着最新的诈骗案例汇编和印有紧急电话的便民卡片。有一次宣讲结束后,一位大爷拽住他的袖口:“我儿子在外地总接到刷单电话,你给说说咋办?”小郭当即用大爷的手机拨通电话,用当地方言讲了20分钟,直到对方承诺“再也不相信天上掉馅儿饼的事儿”。
户籍室的“流动服务箱”则装着另一种温暖。2025年春的某个傍晚,户籍警员小宋背着设备敲开一户独居老人的家门时,正赶上老人因脑梗后遗症无法坐直而焦躁。“您别着急,咱慢慢儿来。”小宋半跪在地板上,用枕头垫在老人背后,调整了27余次角度才拍到合格的证件照。当打印机吐出照片的瞬间,一直沉默不语的老人突然红了眼眶:“闺女在深圳打工,我这腿……”话没说完,小宋已递上印好的临时身份证:“下周正式证件会寄到您闺女单位,她签收就行。”这样的上门服务,民警每年要为30余位特殊群众完成。
2024年10月16日,社区民警前往金水社区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曲珍珍 摄)
柔性治理:“调和有方”化解千家结
“我新买的二手车刚上路就出 了这样的故障,大家都给评评理!”
近日,辖区王先生来到派出所寻求民警帮助。经了解,原来王先生在3月初的时候在二手车交易市场购买了一辆马自达汽车,双方谈好价钱后就办理了相关过户手续。驾驶了几天之后,王先生发现车辆的底盘一直在晃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返回交易市场找到卖家要求赔偿,卖家却称“一经卖出,概不负责”,两人因此发生争执。了解事情原委后,调解员老吴带着两人到派出所对此事进行调解,并立即联系调解委员会的市场监管、司法部门的成员组成调解小组。司法人员从法律角度剖析问题,市场监管人员则从买卖车辆的实际行为出发分别指出双方存在的问题,老吴则负责协调双方情绪,大家从法、理、情三方面循序渐进地进行开导,经过一天反复沟通、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卖家愿意为王先生承担修车费用,两人现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三级调解从“独角戏”到“大合唱”。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金水派出所构建专业调解矩阵的缩影。坚持以全体民警为说事主体,将镇村干部、“三官一律”、妇联、乡贤能人等力量充实到说事队伍,搭建民警调解、网格调解、多元调解“三级”调解平台,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化调解体系,组建调解委员会专业调解队伍,做到逐级化解、多元化解、跟进化解,变公安“单打独斗”为“合力共治”。
2024年以来,受理矛盾纠纷2300余起,化解率达95%,其中10年以上的积案成功化解3起。
“有人要跳楼!”2024年4月23日18时,某小区楼顶的危急警情刺破黄昏。辅警宋跃龙跟着队伍冲上顶楼时,只见一名女子半个身子悬在楼外,裙摆被风掀起,像一面绝望的旗帜。楼下大树茂密的枝叶阻挡了消防气垫的铺设,吊索救援也因墙面湿滑无法实施,空气瞬间凝固成冰。
“大姐,我妈跟您年龄差不多大……”民警王泽的声音微微颤抖,试图用亲情共鸣拉回女子飘忽的注意力,“您要是有难处,我们全所人都能帮您!”女子突然站起身,嘶吼着“别过来”,宋跃龙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注意到女子因长时间悬空而微微发抖的小腿,悄悄绕到通风管道后侧,趁她低头擦泪的一刹那,如猎豹般扑上前——双臂死死扣住女子腰腹的瞬间,他感觉裤腿被钢筋勾住,布料撕裂声混着风声灌入耳中。
“扑通!”两人滚回安全区的那一刻,宋跃龙才发现膝盖渗出血迹,裤子从大腿到脚踝被划开一道大口子。女子瘫在地上痛哭,他喘着气笑了:“您看,这裤子破得值吧?”后来得知,女子因家庭矛盾一时想不开,家属接人时握着宋跃龙的手哽咽道:“要不是你们把她当自家大姐,后果不堪设想。”
“我来不及想会不会摔下去。”事后复盘时,宋跃龙的话让全队沉默。救援现场的监控记录下惊心细节:他扑过去的瞬间,身体重心已超出楼顶边缘20公分,鞋底在水泥地上擦出火星花儿。“当时就一个念头——抓住她,必须抓住她!”他指着破洞的裤子开玩笑:“这可是我最珍贵的‘战损勋章’。”
当暮色漫进“民警说事室”,墙上的“耐心倾听、诚心沟通、悉心解答、真心帮助、用心化解”20个大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不是冰冷的标语,而是金水派出所民警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 他们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自家事,用血肉之躯搭建生命桥梁,在生死瞬间诠释“五心”真谛。
类似的救助不胜枚举,他们与时间赛跑,以“只问初心”的职责和使命深入民心而深得民赞,用“小举动”温暖了“大民心”。墙上的“五心”二字,早已被无数次握手的温度、擦干的泪渍、磨破的鞋底浸润得发亮。
金水派出所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民警说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体民警俯下身子听民愿、放下架子解民忧,真心真意、真诚实意把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2024年以来,群众给金水派出所送来锦旗130余面、感谢信10余封,满意率达98%以上。
从晨光熹微到夜深人静,金水派出所的巡逻车始终穿行在大街小巷,智慧监控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金水管家”的红袖标在人群中闪烁。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要案,只有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是社区民警敲开群众家门的一声问候,是调解室里泡开的一杯热茶,是凌晨街头寻找走失老人的一束手电光。
金水派出所的“枫桥密码”,本质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哲学:用“党建红”凝聚力量,用“科技蓝”守护平安,用“暖心橙”传递温度。他们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以“微服务”汇聚大民心,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合阳大地深深扎根、枝繁叶茂。正如所长王京红所说:“心里装着群众,勇于直面群众,时常感恩群众。”这就是基层善治的终极答案。(梁相斌 王一涵 张元)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6月上(总第203期) 采访札记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