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08 11:14:55

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司法局“三聚焦”促社区矫正对象“管得住”“矫得好”

字体:

“自从犯错后,总感觉周围人眼光异样、都看不起我,有时候想破罐破摔算了。非常感谢司法所,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教育帮扶和心理咨询师关心疏导,让我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找到了人生价值。”近日,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官舟镇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某向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张某某因一时情绪失控实施犯罪行为,属于典型的冲动型犯罪。此类犯罪者往往缺乏预谋,行为受强烈情绪驱使,对张某某的矫正工作面临“情绪调节能力薄弱、行为后果认知偏差、矫正效果反复波动”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当地司法所制定了以情绪管理训练和基础法律知识普及为核心的矫正方案。张某某的感言,正是沿河自治县司法局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司法局在聚焦量体裁衣、科技赋能、社会协同三个方面发力,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县社区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情况。

image.png

图为组织社矫对象学习法律知识

在聚焦量体裁衣方面,将社区矫正对象科学划分为 “严管、宽管、普管” 三类,依据不同类别人员制定 “一人一案” 个性化矫正方案,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建立定期研判机制,结合社区矫正对象接受矫正情况、行为行踪状况、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调整管理等级,优化矫正方案,突出靶向施策,有效提高矫正质量。

image.png

图为上门走访社矫对象了解最新情况

在提升管理效能方面,聚焦科技赋能,投入 200 万元建成县级“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实现常态化点名、立体化防控等功能。依托贵州省社区矫正智慧管理系统,贯通“矫务通”“在矫通”政务终端及微信定位核查模块,构建智能监管主平台与移动服务延伸端协同运作的数字化监督管理体系。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信息化核查(人脸签到)84150人次,有效防范了脱管、漏管风险。

在社会协同方面,积极联动就业、民政等多部门,针对就业困难、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暖心帮矫行动,为他们提供就业帮扶,申请低保、临时救助等,助其“正三观、长本领、能就业”。同时与企业、学校等单位联合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增强社区矫正对象适应社会的能力。社区矫正对象解矫前1个月启动“回归需求评估”,通过个别谈话、家庭走访等方式掌握就业意向与家庭支持诉求,形成“一人一策”帮扶方案。2025年,协助社区矫正对象就业3人,帮助申请并享受低保6人、临时救助3人,实现从“被动矫正”向“主动融入”的实质性转变。

image.png

图为对社矫对象交流辅导

“下一步,沿河自治县司法局将以‘三聚焦’工作成效为基础,不断深化教育帮扶成效,促使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以高质量社区矫正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沿河自治县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冉丹)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