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08 10:39:56

安徽芜湖市:7亩农田变蚌池 检察监督促复耕

字体:

承包农田后挖塘养蚌,摇身一变成“塘主”。看似是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实际上却可能触犯耕地保护红线。7月3日,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在耕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中,成功办理了一起违规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用途案件,有力守护了耕地资源。

2025年1月,镜湖区检察院在落实耕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时发现案件线索。经多次走访现场、向有关部门调取资料、与村民交谈等方式核查,查明镜湖区方村街道合心村村民王某某,在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自2023年6月起,擅自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用途,将近7亩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蚌,用于“非粮化”经营,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破坏,且养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周边农田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请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依法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塘养蚌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责令行为人对破坏的高标准农田及时复垦、恢复原状,切实保护耕地资源。”今年1月23日,镜湖区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回复期内,针对王某某情绪激烈、整改工作难以推动的情况,镜湖区检察院主动召集行政机关开展磋商座谈,最终达成部分土地等蚌苗售卖后再推进整改的分步整改方案。

“你们看这边,原先这里近7亩左右的农田都被挖塘养蚌,现在都恢复了原貌!”6月18日,方村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指着眼前的农田向前来回访的镜湖区检察干警说。经现场查看,案涉土地已全部恢复了复耕条件,王某某也承诺将积极配合开展新一轮复耕工作。

永久基本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承担着保障我国口粮安全的重大使命。镜湖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扛牢耕地保护职责,全力守好“粮袋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的检察保障。( 潘芹芹 谢晴雨)

【责任编辑 -朱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