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07 14:52:12

贵州六盘水公安:警务背包——打造群众身边的服务站

字体:

一个背包,装着移动警务终端、急救包、警民联系卡、安全检查表、矛盾纠纷调解记录本……成为民警每天走街串巷的“百宝箱”。

在深化“枫桥经验”实践中,贵州省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荷城派出所推行实践“背包警务”模式,将安全防范、矛盾调解、户籍办理等12项高频业务浓缩进警务背包。民警通过徒步巡查、错峰走访等形式,实现了从“坐堂服务”到“上门服务”的转变。

“移动窗口”进家门,服务延伸零距离。

“过去群众办证要跑派出所,现在服务送到家门口!”群众李大爷感慨道。就在前不久,民警在辖区走访时得知年迈的李大爷因行动不便一直不能到派出所补办丢失的身份证,便背起鼓鼓的警务背包走进李大爷家中上门办理。“李大爷,上次您说想补办身份证,今天就在您家办!”敲开独居老人李大爷的家门时,他惊喜不已。背包里的指纹采集仪为老人补录信息,简易的避光板解决了室外拍照反光难题,这一幕正是荷城派出所推行“背包警务”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累计上门办理户籍业务12件,送证上门15次。

image.png

“百宝背包”装安全,守护平安零缺位。

为深化基层警务服务效能,荷城派出所立足辖区特点,推行实践背包警务进校园、进社区,将法治宣传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平安守护。暑期将至,社区民警背上背包深入校园内,伴随着通俗易懂的语言,防火、防溺水、防诈骗等安全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根植在同学们的心间。社区民警背着背包走进社区,以“警民议事会”、院坝会为纽带,搭建警民“连心桥”,面对面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掌握群众家家户户的“第一手资料”,切实提升社区民警盯人、控事、搜情、解民困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派出所维稳定、护平安的职责。

image.png

“调解锦囊”解民忧,矛盾化解在萌芽。

夫妻因家庭琐事争吵、邻里因噪音产生争执,商户与顾客因餐费纠纷“剑拔弩张”……荷城派出所民警背着警务背包穿梭街巷时,总会随身携带矛盾纠纷调解记录本和法律法规。一旦发现矛盾苗头,便就地“开张”,化身调解员,倾听双方诉求,用法律条文讲道理,以邻里情谊拉家常,把背包当作“调解锦囊”,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多亏了你们及时调解,不然我和我的妻子误会越来越深,家就散了!”成功化解矛盾的居民们纷纷为“背包调解”点赞,切实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今年以来,累计上门服务1200余次,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达90%,背包里的“小服务”托起了辖区平安的“大民生”。

image.png

夜幕初垂,结束走访的民警们陆续返回派出所。他们的背包或许沾着路间的雨水,或许带着楼道的尘埃,但每个肩带磨亮的痕迹,都见证着从“被动接警”到“主动服务”的转变。背包背走的是群众的烦心事,装回的是百姓的信任票。这抹流动的警察蓝,正用脚步丈量民心,用担当书写平安。

【责任编辑 -郑辰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