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04 17:53:28

地下室变“水帘洞”,五户业主为何主动掏腰包?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多元联动用法治“绣花针”绣出邻里同心圆

字体:

 “当时地下室的积水漫过我的脚踝,泡烂的东西、污水污物流的到处都是,我真是欲哭无泪……”想起数日前地下室水漫金山的场景,家住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某小区3号楼2单元1楼的居民陈女士仍然心有余悸。一条老化排水管,让6户的居民卷入渗水危机,地下室变成了“水帘洞”,该如何破局?乌鲁木齐市头屯河人民法院、综治中心、司法所、社区等单位多元联动,用法治“绣花针”绣出邻里同心圆。 

微信图片_20250704163416(1).jpg

案件由来

2025年5月的一天,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某小区2单元1楼陈女士家的地下室突然渗水,污水污物遍地都是,大量物品被泡坏。心急如焚的陈女士找物业公司现场勘查后发现,罪魁祸首是单元楼一侧老化的主要排水管道渗漏。这该咋办?她申请维修基金遇阻,找楼上业主遭冷漠对待,忧心忡忡、万般无奈的她走进了西域社区寻求帮助。 

调解经过

西域社区党支部书记马艳萍了解情况后,迅速介入,实地查看渗水情况,直观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及时邀请了综治中心、物业公司、司法所、头屯河法庭组成“调解帮帮团”召开了专门议事会,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一起把脉问诊。确定好调解方案后,她和人民调解员闵贞带着法庭开出的“法律处方”叩响了楼上5户居民家门……

但是调解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遇到的困局一个接一个:几十年的老房子铸铁管锈蚀,维修需破拆公共区域;201室居住的老人质疑:“我从不在下水管道里乱扔东西,为啥要摊钱?”到相关部门了解,动用维修基金启用需三分之二业主同意,流程至少要3个月……“泡坏的不仅是陈女士的物品,更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防线。”人民调解员闵贞在走访笔记中写道。

处理结果

群众利益无小事。困难对于“调解帮帮团”成员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为相邻权利人提供必要便利。如果放任损失扩大,拒修者可能承担更多赔偿责任!”头屯河法庭古丽米然·热杰甫法官说。调解员闵贞主动邀请5户居民到陈女士地下室现场查看,耐心向居民们解释,排水管道老化不仅影响当下,若不及时维修,渗水问题会持续扩大,严重威胁房屋结构安全,影响更多住户的正常生活。同时,“调解帮帮团”还详细向居民们介绍了申请维修基金的流程、面临的困难和所需时间。

在调解中,综治中心、物业公司、调解员与居民多次沟通协调,法庭提供法律专业指导。面对部分居民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从法律责任、邻里关系等角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和劝导,让大家明白维护公共设施是每个业主的责任。

经过多方不懈努力,5户居民最终同意分摊2000元管网维修费用。下水管道在三日内更换完毕,资金全部付清。201室的老大爷还到现场查看工程修复进度,边看边说:“调解帮帮团算的明白账让我心服口服,打官司耗时耗力,现在分摊处理了,我们还是好邻居!”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后,西域社区创新了后续回访工作模式:社区网格员“一日双巡”及时发现小区存在的管道隐患;法官工作室+金牌调解员+专业物业联合上门普法指导;及时建立维修基金应急预启动机制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法治活水润泽邻里荒漠,多元联动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下一步,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发扬创新“枫桥经验”,加强联动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司宇)

【责任编辑 -赵婧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