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实践
2025 07/01 15:20:55

湖北建始高坪镇“三端”并进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字体:

湖北省建始县高坪镇综治中心紧扣“风险防控在前端、矛盾化解在中端、服务延伸到末端”的治理主线,构建了一套全链条、立体化的基层治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自2021年推行“三端”治理模式以来,高坪镇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初信初访化解率提升至97.4%,累计化解信访积案47件,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7%,连续5年未发生极端案事件。

前端预警:织密风险防控网

风险防控是平安建设的首要任务。高坪镇综治中心做实“1+4+N”矛盾风险研判化解机制,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信访办等多部门资源,强化警情、访情、诉情、案情、舆情“五情分析”,精准识别山林土地纠纷、债务债权矛盾等潜在风险点。通过建立“摸排—研判—交办—督办—反馈—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一般矛盾由村(社区)或行业领域内自行化解,形成“小闭环”;重大风险则提级至镇级党政层面研究处置,形成“大闭环”,实现“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高效治理。

技术赋能是风险防控的重要支撑。综治中心整合了全镇2200个视频监控探头,并接入公安“雪亮工程”,实现对重点区域的“一屏统览”。在火车站、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布设智能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异常动态。

中端化解:打通矛盾“中梗阻”

化解矛盾不仅要解法结,更要解心结。高坪镇将“评理说事”机制与本土乡情相结合,组建了一支由本地干部、群众代表、专业调解员及“明白亲属”构成的调解团队。他们通过“摊开讲、众人评”的方式,将情理法纪融入矛盾化解过程中。例如,高店子社区胡家与张家因宅基地纠纷积怨35年,综治中心通过多次组织评理说事,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再现了现代版“六尺巷”的佳话。

为提升矛盾化解效能,镇综治中心还提炼推行了“三前五诊”工作法,即“预测在预防前、预防在调解湖北建始高坪镇“三端”并进筑牢基层治理基石前、调解在激化前”,并配套“开门坐诊、入户问诊、现场急诊、联合会诊、跟踪复诊”等五类手段。通过事前排查、事中联调、事后回访,成功化解了光伏项目占地补偿、义务帮工人身伤害等重大纠纷45件,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和风险扩散。2024年以来,全镇通过评理说事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78件,成功率高达96%,群众满意度也达到了98.9%,实现了“零民转刑”、“零群体事件”的目标。

末端服务:延伸治理“服务链”

服务效能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高坪镇综治中心建成了“一厅六室”功能阵地,涵盖了信访接待、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等七大模块,为群众提供了规范化、便民化的服务场景。针对辖区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的文旅产业特点,综治中心在火车站、景区设立了综合管理办公室及警务室,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应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务。2024年,高效化解游客投诉43起,游客满意度达97.6%,涉旅纠纷处置效率得到了游客的广泛认可。

队伍建设是治理长效化的关键。镇级层面配备了老中青结合的接访团队,并吸纳了两名专职法律顾问和调解员;村级层面则明确村书记为综治第一责任人,村辅警、两委干部协同发力。此外,全镇还组建了“一长五员”网格服务队,并发动“红石榴服务团”、“铁姑娘民兵连”等群众组织参与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工作,年均开展反电诈、禁毒等宣传活动2000余人次,推动电诈发案率大幅下降90%,青里坝村也因此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规范化管理推动制度落地,实体化运行激活治理效能。高坪镇综治中心通过前端风险防控筑牢平安底线,中端多元化解实现定分止争,末端服务延伸提升治理温度,确保了风险研判、矛盾调处、服务供给等环节的无缝衔接。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彰显了基层治理体系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转”的深层变革,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基层治理经验。(郭晓亮 柳青)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5月下(总第202期) 八方讯栏目】

【责任编辑 -郭红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