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双重命题下,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看守所以“时空资源重构”和“司法服务流程再造”为突破口,创新推出“周末会见+动态调剂”、“预约+当场会见分流”等机制,在硬件资源有限条件下实现律师会见效率提升37%,法律援助案件会见周期平均缩短至3天至5天。这一实践不仅破解了“会见难”的基层治理困局,更以法治“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变革”,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范本。
时空配置优化:打破资源短缺的“不可能三角”
面对仅有两间律师会见室的硬件“瓶颈”,东西湖区看守所创造性开发“时间增量”与“空间变量”,在时间维度全国首推“周末会见制”,将律师会见窗口从每周5天拓展至7天,有效破解会见时长“批准难”痛点,数据显示,周末申请延时会见量占比达总延时会见量的42%,其中68%为涉企、涉诈骗案件;在空间维度建立“会见室动态调剂系统”,交叉使用提审室,根据案件紧急程度、律师地域分布调配分配时段,使单间日均使用时长从6.2小时提升至9.5小时,硬件利用率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东西湖区看守所所长表示,过去律师提前排队抢号,因诉讼拖延导致投诉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通过时空“错峰供给”,既保障律师权利,又降低在押人员律师会见成本,这一创新与公安部、省厅、市局保障律师会见权利专项行动形成政策呼应,被纳入市级先进典型案例库。
2024年5月22日,东西湖区看守所所长党钢(左六)在看守所内向区人大代表介绍工作情况(毛文龙 摄)
流程再造:数字化赋能服务律师会见效能
在解决物理空间约束后,东西湖区看守所进一步向制度性损耗开刀。预约分流机制:利用支付宝内律小易“云预约”平台,实行“线上预约优先、当场办理补充”双轨制,律师平均等待时间从2.5小时降至0.4小时。系统引入“人脸识别+执业证绑定”技术,有效遏制律师任意约号乱象。政律协同服务:联合检察院建立“涉企、涉稳、涉黑案件绿色通道”,对重点案件实行“预约即办+延时服务”。某律师协会负责人感慨:“从预约到完成会见涉黑案件仅用3天,这在过去难以想象。”
据统计,该机制自运行以来,律师会见投诉率下降99%,律师会见百分之百满意率提升93%,印证了“律师会见效能提升司法程序便利——市场主体获得感、营商环境优化正向提高度”的正向关联。
制度协同:构建法治共同体新生态
东西湖区看守所的创新并未止步于技术层面,更着力于制度生态重构,其构建律师会见监督保障体系,主动联系驻所检察室的检察机关,将会见权保障纳入“法治化营商环境督察清单”,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并纠正2类6项程序瑕疵;还利用双评议契机,创新设计“法治成本指数”,将律师会见等待时长、律师会见满意度值等纳入地方人民政府考核,倒逼律师会见服务提质增效。(党钢 田俊涛)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5月下(总第202期) 八方讯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