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四川甘孜乡城县始终紧跟党的步伐,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为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治思想领航,夯实建设基础。一是构建普法责任新体系。制定相关实施方案,拧紧责任链条,明确各级领导干部法治建设责任,使法治建设成为“一把手”工程。二是引领普法工作新风尚。政府常务会、人大常委会重视依法治县工作,听取审议相关报告。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完善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创新“1 + 2 + 3”学法新模式,形成多元化学习体系,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三是筑牢法治素养新基石。常态化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等活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会前学法60余场次,组织新任乡科级领导干部参加政治理论水平测试,进一步推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法治赋能发展,护航经济建设。一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以企业法治需求为导向,依托多种载体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法治体检”、审查劳动合同、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法律咨询等活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挂牌“法官联络点”,健全涉旅诉讼服务体系。二是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统一聘请律师事务所为县政府及各部门、乡镇提供重大公共政策等专家认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服务,上半年累计审查合同、议题等124件,从源头防范法律风险,护航科学民主决策。三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办理乡城法院首起鸿能公司破产案件,积极参与蓝莓酒店(嘉鸿公司)破产前期工作,以专业化司法手段推动困境企业资产重整、债务化解,盘活市场资源,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聚焦民间借贷风险防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靶向发出司法建议1条,实现相关单位100%回复采纳,推动形成“司法+行政+社会”协同治理格局,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屏障。严格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上半年推动3起案件当事人适用该制度,确保辩护人或值班律师在具结环节全程参与,有效提升刑事诉讼效率与司法公信力;同时全面深化“件件有回复”群众信访工作机制,由检察院领导带头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实现100%办结答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夯实社会稳定根基。四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公证等工作。围绕“一月一主题”开展各类普法活动300余场次,受教群众5.1万余人,发放资料1.8万余份。
法治政府统领,提升依法行政。一是高位统筹强引领。制发法治政府建设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发挥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聚焦核心领域精准施策,构建法治政府建设闭环推进机制。二是执法监督提质效。对全县30件行政执法案件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针对州局评查反馈问题,推动林草、市监等部门完成3件案件卷宗整改;组织28家执法单位参与“行政执法能力提升”线上培训,实现全员参训;开展“线上+线下”双轨制执法培训,推动68名拟执法人员以97%高通过率考取执法资格,筑牢执法规范化根基。三是复议改革破难题。选派业务骨干参与案件交叉评查,建立“审查—反馈—整改”全链条机制,靶向优化行政复议办案流程,推动案件办理质效双提升。四是政务服务优环境。推行行政许可“一单一图一表”标准化管理,动态优化公布行政许可清单,升级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动事项办理流程再造,实现群众办事“零障碍、高效率”。
在法治思想领航下,法治建设在经济建设、依法行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乡城县将不断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努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泽仁藏格)
